圖: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
【大公報訊】記者趙建強報道:市傳新鴻基地產(00016)與政府就西貢西沙路十四鄉項目補地價達成協議,金額達159億元,創本港農地改住宅補地價紀錄,但若按項目約480萬方呎計算,每方呎僅約3300元,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拒絕評論補地價金額,僅稱項目屬「生地」,不能與一般「熟地」比較,強調「補地價合理公司才會答應」。
14鄉項目補地價難與熟地比較
黃植榮出席新地公益垂直跑活動後回應記者提問,他稱項目達480萬方呎,足夠未來8至10年發展,料興建大眾化單位。他表示,補地價金額將待政府共同發布,但強調有關地皮未有任何基建網絡,前期規劃、時間、設計和施工費用都較大,料發展需要3至4年,故不能與「熟地」的補地價金額直接比較。
黃植榮補充,集團於屯門兆康及西貢西沙路兩個項目,已提供合共約710萬方呎樓面,按新地每年300萬方呎賣樓計算,已夠賣2年。至於現有土地儲備則足夠5年至7年的發展,未來會繼續視乎情況增加土儲。
對於政府早前提出的「首置上車盤」項目,黃植榮反駁有輿論認為是由政府「補貼」發展商興建,認為與一些大型項目,發展商需要配建公共設施,如巴士站、公營宿舍等的規劃類似,新地過往發展中亦不乏此類項目,補地價金額上政府會計算發展成本,絕不會「補貼」發展商。對於會否參與「首置上車盤」,他則稱須待政府公布細節再研究,公司會盡量配合政府發展。
黃植榮又認為,過去幾年本港住宅供應偏低,供求失衡樓價自然升,「樓價貴係簡單供求問題,係常識吧?」他相信隨着現屆政府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但要達到每年2萬伙,及10年46萬伙的目標,相信政府仍要努力「追數」。他認為,特首林鄭月娥要理順置業階梯、增加市民上樓機會,才能紓緩社會怨氣,而新地會繼續做地產老本行,幫助整體經濟發展。
租金佔整體收入六成
對於早前長實(01113)出售中環中心,黃植榮回應指,「新地睇長遠的,公司植根香港45年,一直對香港市場好有信心,八成資產喺香港,兩成喺內地,除新加坡有一個合作項目外,無任何境外資產。」黃植榮強調,公司項目以長期持有收租為主,一般不會考慮出售,目前租金收入比例以佔整體收入約六成,料未來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