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2025金雞電影節金雞推介會.香港專場嘉賓合影。
13日,2025金雞電影節「金雞推介會.香港專場」在福建廈門舉行。該活動以「梁家輝×關錦鵬:與香港影壇新生代對談」為主題,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及香港電影發展局主辦。活動現場,梁家輝、關錦鵬與五位香港新演員展開跨代對談,四部香港新片《逆轉上半場》《香港四徑大步走》《殺手4號》《觸電》也在現場推介,展現香港電影從經典到新銳的傳承脈絡。/大公報記者 蔣煌基廈門報道(文、圖)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曹俊與香港文創產業發展處專員黎細明分別致辭,強調內地與香港電影合作的深化與未來潛力。曹俊指出,近年來《破.地獄》《風林火山》等作品在國內外屢獲佳績,展現了香港電影類型多元、敘事創新的優勢。黎細明提到,香港特區政府通過「創意香港」等計劃持續支持電影製作與青年人才培養,希望借助金雞平台推動更多合作。
梁家輝: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未來
梁家輝與關錦鵬在金雞電影節對談中,帶領觀眾重溫香港電影黃金時代。談及當下香港電影的轉型,二人指出,儘管傳統合拍模式面臨挑戰,但關注社會現實的作品正為港片開闢新路。當被問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候」,關錦鵬與梁家輝給出了不同卻同樣充滿希望的答案。關錦鵬回憶,香港電影的黃金期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那時電影、電視、唱片行業百花齊放,優秀演員「多到20個手指頭數不完」。但他也指出,如今環境已大不相同,電影投資更謹慎,新人出頭更難。「現在的新一代演員們真的要加油了。」他說。
梁家輝卻笑着反駁:「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未來。」他解釋,電影從來都不容易,熬夜、困難、資金壓力始終存在。「但一部電影能不能賣座,決定了行業能否持續。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票房能像黃金一樣耀眼,那才是真正的黃金期。」
梁家輝在現場還分享了一段《阮玲玉》拍攝時的幕後故事。彼時關錦鵬因膠片用完,坐在樓頂邊緣哭泣,說「片子拍不下去了」。梁家輝與其他演員湊錢想救場,最終誠意打動出品方,第二天膠卷送到,戲才得以繼續。「我拍戲40幾年,沒有一部不辛苦。但正是這些困難,讓我們更珍惜每一次創作的機會。」梁家輝在談到當年關錦鵬拍戲時的哭泣,自己也一度抹起眼淚。
寄語新人:既要能吃苦,也要敢挖掘
面對同台對話的五位香港新演員,陳湛文、伍詠詩、魏浚笙、陳穎欣、陳紫萱,關錦鵬與梁家輝送上了真摯的鼓勵。關錦鵬特別關注演員的「眼神力量」,他稱讚幾位新人的表演「眼神很有內容」。他送給年輕創作者八個字:「既遠者近,既近者遠」,提醒大家不要過度沉溺於角色,要學會在恰當的時候保持距離,以更全面的視角看待作品。
「作為一個演員,40多年前我就已經開始演戲,而且一直演到今天,我還可以有機會讓所有的導演去挖掘我內心的世界。」梁家輝說,自己拍了160多部電影,不管這些是好片、爛片,只要自己覺得自己不「爛」,相當於自己就活了160多個人生。他鼓勵新人「既要能吃苦,也要敢挖掘」。他笑言自己從不挑劇本、不挑對手、不挑導演,「有工開就有得傳承」。他呼籲年輕演員不要被動等待導演挖掘,而要主動與導演溝通,「甚至半夜三點打電話給導演討論角色」。
五位新人也分別分享了入行心得。陳湛文談到從舞台劇到電影的轉換,關錦鵬建議他「找到恰當的能量與分寸」;伍詠詩回憶《命案》拍攝時「無劇本」的挑戰,認為與導演的默契是在實驗中建立的;魏浚笙開心能在《殺手4號》中突破陽光形象;陳穎欣說演戲讓她「活出更勇敢的人生」;陳紫萱則表示舞台與鏡頭都是快樂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