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股昨日走勢平穩,滬綜指及深成指收盤分別升0.28%及0.82%
【大公報訊】記者章蘿蘭、張豪上海報道:股指期貨放寬首日,A股整日走勢平穩,主板微升、創板升幅逾1%,滬綜指及深成指收盤分別升0.28%及0.82%,報3362及11153點,創業板則升1.2%收報1894點。滬深兩市分別成交2279.4億元人民幣及2883.2億元人民幣。瑞銀報告稱八月全球資金淨流入MSCI中國,港股通南向資金淨流入按月減少近五成。
上周五中金所宣布,自9月18日結算時起,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目前合約價值的20%調整為15%。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平倉交易手續費標準,由萬分之九點二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六點九,降幅25%。
業內人士認為,是次調整雖然鬆綁力度有限,但鬆綁時間略超市場預期,料將進一步提高股指期貨市場活躍度,尤其有助於擴大量化基金的規模空間,吸引機構投資者再度入場。中證投資指出,大盤權重股相對弱勢,而前期熱點題材深度發酵,說明目前市場短期衝關意願較弱,機構或以清洗浮籌,逢低吸納為主。
南下資金大減五成
另外,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發表最新股票策略報告,指過去兩個月全球被動型基金(通常稱為指數型基金)持續流入MSCI中國,而全球主動型基金則持續流出。截至8月底,新興市場投資者對MSCI中國超配幅度為1.7%,而全球投資者則從去年起就持續低配新興市場股票。此外,全球投資者傾向於超配ADR(美國存託憑證),低配港股金融股,南向投資者則傾向於超配AH兩地上市金融股。
報告又指,8月份,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向香港市場淨流入約213億元,較7月淨流入幾乎減半,相比年初至今的月均流入量亦下滑34%,南向資金流入大幅減少,或與近期人民幣升值以及內地投資環境改善有關。上月滬、深股通的總成交額約為2240億元,相當於香港市場總成交額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