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上至下)觀眾參觀「字遊香港 漫步城市」主題展覽暨書展。\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黃宣游「城市書法:過去、現在與未來」作者分享會。DIY印章字體打卡點吸引觀眾駐足觀看。\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右圖:「香港參與第26屆深圳讀書月」在深圳舉行。
金秋11月,深港同沐書香,一年一度的深圳讀書月拉開帷幕,「香港參與第26屆深圳讀書月」開幕禮也於日前在深圳舉行。今年深圳讀書月期間,深港澳城際共讀將舉辦近40場精彩活動,涵蓋展覽、市集、分享會、工作坊等多元形式,助力營造更加深厚的深港共讀、共享、共發展的閱讀氛圍。\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
自2023年發布《深港「共讀雙城」共識》以來,深港「共讀雙城」舉辦了包括名家分享會、非遺工作坊、大灣區研學等在內的諸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深受市民歡迎,進一步鞏固了深港雙城在文化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持續合作。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當天出席開幕禮,並致辭表示,「在深港『共讀雙城』計劃下,香港除了參與深圳讀書月,也熱切期待明年深圳出版界參與『香港閱讀+』,讓更多香港讀者有機會欣賞到深圳圖書,持續深化港深兩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他指出,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引領下,香港會繼續發揮「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重要定位,以書為媒,以字為橋,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協同發展,充分發揮香港中西薈萃的獨特優勢,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
DIY印章字體打卡 趣味觀展體驗
開幕禮現場,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支持、香港出版總會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字遊香港 漫步城市」主題展覽暨書展同步正式啟動。
展覽通過在香港見到的各種字體作為展出主體,以互動的方式,帶領公眾穿梭香港城市景觀與字體設計之間,探索漢字在城市空間中的生命力,感受香港獨特的文化魅力。展覽設置「『書』到用時」、「寫『字』生活」、「印藝設計」三大展區,巧妙地從香港字體的設計,引申出港式地道美食、街道歷史與文化風土,以「字」為媒串連起香港特色字體在「食、住、行」三方面的歷史與人文風貌,觀眾可欣賞到香港「招牌王」區建公等眾多書法家,以及由香港北魏體衍生的各種作品。其中「寫字佬」華戈、李漢、楊佳等香港街頭書法家的文字,將帶領觀眾體會香港市井文化的美學觀念。
同場設置DIY印章字體打卡點,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現場並展出香港出版的逾百本主題圖書,增加觀眾對香港特色字體的認識和興趣。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觀眾拎着購物袋休息之餘拿起圖書品讀。
「字遊香港 漫步城市」主題展覽策展人阿三表示,希望藉此展覽,向深圳以至大灣區民眾提供一個嶄新的角度,通過文字設計與生活應用的關係,讓他們了解香港這座繁華城市背後的文化脈絡,包括街頭文字的源流和使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與文字有關的有趣面貌。他以旅客訪港喜歡享用茶餐廳美食為例,鼓勵大家可在旅程之中多留意文化細節:「我們到茶餐廳看餐牌時,不只想着點吃什麼,更可以細心閱讀餐牌上的文字,或者注意夥計落單的手寫字,那是介於文字與非文字之間的符號,其實都是非常有趣的。」他認為,大家在消費、享受、感受香港之餘,亦可從文字與字體,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特色。
「悅讀香港 好書巡禮」同步啟動
即日起至11月30日期間,涵蓋香港街頭書法、香港街道招牌視覺藝術、香港舊城區人文景觀、香港製香傳統與現狀、香港非遺飲食、張愛玲在香港的生活、港漂生活、筆跡分析等主題作家分享會將陸續開展,港深城市寫生、香港當舖夜光招牌製作、香港塔香粒製作、茶藝體驗、STEM創意手作、人像速繪示範等主題互動工作坊亦將先後登場,邀請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市民與不同領域逾30位專家、作家、藝術家、插畫家交流,深度體驗香港獨有的多元文化魅力。
同時,「悅讀香港 好書巡禮」活動也再度啟動,分別於11月2日至30日、11月15日至30日在灣區之眼北區、聯合書店.本來藝文館巡展。活動精選香港優質出版物,讓市民讀者有更多機會體會香港文化創作,並與香港作家互動交流。
此外,第三屆幸福廊橋書市、「大灣區史志研究與文旅融合」研討會等活動也將在11月期間輪番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