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一個月後,首次外訪,地點選擇新加坡。出發前,她接受新加坡傳媒訪問,說要學習新加坡。到了新加坡,她參觀了新加坡的市區重建局及公共服務學院,又一次說要向新加坡「偷師」,希望盡快在香港開辦公共服務學院,培訓十多萬名公務員。很快,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就會專程到新加坡進一步了解公共服務學院的運作。
今年7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特區新政府就職禮上,很清楚地說:「要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這些都是『一國兩制』實踐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維護香港法治的應有之義。」很明顯,香港公務員需要再教育,青少年也要對基本法、「一國兩制」真正了解。今日公務員中,反政府、反中共的還真不少。20年前回歸初期,公務員之首陳方安生就公然挑戰特首,與特首對着幹,直到有一天她被召到北京閉門訓話之後,回到香港才馬上辭職不幹。很明顯,將來香港公共服務學院肩負宣傳教育十多萬公務員有關憲法、基本法、「一國兩制」精神的使命,是一項重大的挑戰,這與向廣大中小學生教導正確的「一國兩制」精神、國家概念同樣重要。
組屋政策值得借鑒
除了宣傳教育之外,經濟、民生住房也同樣重要,這是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這方面,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及稅務政策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林鄭月娥出發到新加坡之前,也曾經公開表示會考慮讓居屋業主免補地價出租房間,相信這個概念也是來自新加坡。新加坡的組屋,相當於香港的居屋,也是允許業主免補地價分租房間出去,林鄭月娥一上任,就說教育問題與房屋問題是她最想馬上處理的事。而新加坡的房屋政策的確是世界第一,是許多香港人最羨慕的,教育則是百年樹人,非常重要。看來,新加坡可供香港參考的政策真不少。
今日香港許多人住「納米樓」,絕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住在寬闊價廉的組屋中。在香港,單位面積1000平方呎以上的樓是豪宅,在新加坡,組屋普遍就有這麼大。
在新加坡,組屋住滿一定的期限後,可以自由出售給另一些合資格的居民,賺到的利潤可以放到自己的口袋裏,成為新加坡政府送給每一個新加坡公民家庭的禮物。新加坡的組屋一般只售不租,每一個人轉售組屋都有相當可觀的利潤,新加坡也允許組屋業主免補地價出租部分房間給其他人,收到的租金也一樣可以放到口袋裏,此舉的好處是為市場提供大量房間出租。
好些組屋,原本一家數口,後來子女長大,自己申請新組屋搬走,於是老人就將組屋分租。租住的人通常為外國人,這些人沒有資格買組屋,只能買私人住宅或租住房屋。香港的居屋,也有同樣的情況,一些居屋家庭子女長大搬走另建家庭,如果允許老人將空出來的房間出租,可以幫補老人的生活費,也為市場提供大量房間,可紓緩房屋壓力,壓低租金。對老人而言,家中多一兩個年輕人也是好事,凡事有個照應,是一舉兩得。
另一個爭論比較大的政策是,除了讓居屋免補地價出租房間,也可以讓公屋租戶出租過剩的房間。一些公屋有兩間房,但是老人的子女長大搬走,剩下兩個老人,或一個老人,特區政府的確可以研究一個制度,讓這些人在符合某些條件的情況之下分租公屋。也許,租金不可以超過他自己支付整間公屋單位的租金。
在新加坡,分租組屋是許多老人重要的生活費來源,這遠比全民退休保障更有效,的確值得特區政府深入研究。如果成事,可以一舉協助大量公屋老人增加收入,同時壓低租金。
香港的公共房屋以公屋為主,居屋為輔,不過,每次出售居屋,申請人皆超額多倍,可見居屋是受歡迎的。相反,不少人申請公屋,只願意住在市區,分配到鄰區時寧可暫時放棄再等下一次機會,這是公屋申請人遲遲分不到的原因之一。因此,我認為將來的公共房屋應該是以居屋為主。香港的居屋出現斷層,是因為2002年香港私人住宅價格狂跌,因此,當時的房屋局局長孫明揚為了穩定房價,提高信心,宣布了一個決定:居屋已成為歷史。時隔15年,情況出現逆轉,就應該有新思維。
為高科技企業提供優惠
除教育宣傳、房屋問題外,新加坡經濟上賴以成功的條件之一是高科技,而新加坡建國至今的50多年,從來沒有停止給高科技企業稅務優惠的政策。今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為吸引高科技企業而提供稅務優惠,可見,過去香港長期自認為是成功基石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不一定是最佳模式。今日香港的確面對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因此,確有必要考慮為高科技企業提供稅務優惠,以吸引高科技企業於香港落戶。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