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最近公開叫囂「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這是賴清德首次公開表示「反對推進統一」。也許有人不解,有「台獨金孫」之稱的賴清德當然是反對兩岸統一了,為何時至今日才公開表態反對推進統一?
島內「憲法」具有「一中精神」。其增修條文清楚寫有「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的字眼。島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也明載「國家統一前,為確保台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亦指出「大陸地區:指台灣地區以外之領土。」由此可見,島內相關法規承認「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屬於同一個國家」。賴清德和民進黨大肆推行「台獨」政策,與島內相關法律法規的「一中精神」完全相違背。所以,民進黨可謂是鑽了法律空子,雖然主張「台獨」,但未曾公開表達反對兩岸統一。如今賴清德「反對推進統一」的措辭似乎是經過一番推敲:未直接說「反對統一」,而是加上「推進」二字。台灣輿論認為,這是賴清德為了規避法律責任。因為他如果直接說「反對統一」,則明顯違反島內相關法律的「一中精神」。此外,「推進統一」是大陸方面的用語,賴清德所謂「反對推進統一」,針對性不言而喻。但其實不論是「反對推進統一」,還是「反對統一」,其本質都是主張「台獨」,掩蓋不了賴清德和民進黨企圖分裂國家、引發台海衝突的險惡圖謀。
至於賴清德為何在此刻叫囂「反對推進統一」,主要是因為大陸方面近月密集出台一系列反「獨」促統措施,包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便利台胞入境新政、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懸賞通緝台軍「心戰大隊」成員等,還發表系列重磅署名(鍾台文)文章《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令賴當局坐立不安。尤其島內輿論場正發生微妙的變化。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敢於公開表示「我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其勇於打破「害怕被民進黨扣紅帽子」的迷思吸引了不少台灣民眾思考「我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以及談論統一的話題。有資深媒體人注意到,過去台灣網絡空間多被「武統」「拒統」等情緒化議題主導,和平統一之聲「被邊緣」。如今,在知名網絡社區中,探討和平統一的帖文熱度正顯著上升,年輕人開始主動追問:「難道只有戰爭?只能『獨立』?不能和平統一嗎?」
台灣社會開始不再視「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及談論統一為「禁忌」,打破民進黨構建的抹黑大陸、唱衰統一的「信息繭房」。賴當局所謂「反對推進統一」不過是狗吠火車、螳臂當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