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在香港,家長帶着小朋友在眾多「大灣雞」雕塑之間玩耍。\中新社
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被全國網友愛稱為「大灣雞」,名稱融入「大灣區」概念,一定程度上擴散了粵港澳三地共辦全運會的知名度。江西「雞排哥」帶動景德鎮文旅,一隻滷鵝將重慶榮昌小鎮推向世界……類似「大灣雞」的網絡熱點層出不窮,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分析,當地可順勢而為,將「大灣雞」熱點轉化為實際流量。一方面文旅項目需用好IP衍生品,例如以「大灣雞」與景點景觀融合成文旅產品,「接住」全國遊客;另一方面則需思考如何把IP用於提升大灣區知名度、美譽度,帶來綜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實際上,全運會正式開幕之前,粵港澳都已經遍地換上全運新裝,開幕式舉辦城市廣州更是街頭巷尾四處可見兩隻吉祥物的可愛身影,不少人都表示想親自來到大灣區打卡,也順便遊玩廣東、觀看十五運賽事。而從吉祥物設計師到吉祥物開幕式表演培訓團隊,也紛紛主動使用「大灣雞」愛稱,講述其背後更豐富的背景故事,讓「大灣雞」成為許多人了解大灣區、來到大灣區的一個美好契機。
不過,彭澎也提示,對吉祥物等熱點的運作應用,一定要注意場景的合理性、合法化,不要濫用亂用,否則適得其反。\大公報記者李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