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業界倡港轉型高增值航運

時間:2017-07-14 03:16:1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指出,內地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形成,香港轉口地位相對減弱,對兩地貿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流。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及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郭振華均認同,隨着內地港口基建日趨完善,內地產品毋須再經香港出口,而海外產品亦可直接運往內地,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地位日漸式微,應轉而向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方能殺出一條血路。

  關家明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內地港口發展快速,愈來愈多內地產品可在生產地附近的碼頭直接出口,香港轉口港的地位已大不如前,航運業升級可考慮走「倫敦模式」,轉型成為航運服務中心,發展與航運相關的服務,例如金融、航運保險、法律仲裁、船舶經紀、船舶管理服務等。他強調,以吞吐量計算,倫敦碼頭已不入流,但目前它仍是世界最主要的航運服務中心,這主要得益於倫敦能提供高質航運服務。

  郭振華亦表示,香港有力成為具競爭力的航運服務中心,事實上,不少海外海運公司選擇在香港經營業務,主要原因是香港地理位置優越、物流網絡完善、海運相關服務供應匯聚。以金融業為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香港擁有大量相關的專業人士和網絡聯繫,可為航運業提供融資和各項金融服務,成為亞洲的海運業金融中心。因此,儘管將來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地位會「玩完」,但若能成功轉型,對香港經濟會有更大貢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