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是時間巧合,就在中印邊境緊張對峙之際,印美日大規模聯合軍演在孟加拉灣拉開帷幕。此次軍演針對性十分明確,就是三方尋求結成更緊密軍事關係,共同抗衡中國。
這項名為「馬拉巴爾」的軍事演習最早開始於一九九二年,起初只是美印兩國的雙邊海軍演習,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替舉行。二○○七年,日本以非永久性參與者身份首次參加演習。二○一五年十二月,印美宣布將雙邊軍演擴大為三邊演習,日本也就成了「馬拉巴爾」軍演的永久參與者。
與往屆相比,今年的聯合軍演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美、印、日三方都派出了航母或準航母參加,堪稱是一次「全航母」軍演,在武器裝備和綜合作戰能力標準上有了大幅提升。演練地點孟加拉灣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交界地帶,是美所謂「印亞太戰略」、日「南下戰略」及印「東進戰略」的交匯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軍演科目重點是反潛作戰,把對水下目標的偵察、預警、對抗、攔截等核心環節融為一體,彰顯三國信任程度達到「準同盟國」的層次。
印美日三方不惜血本,組織如此大陣仗軍演,就是要提高對中國的封堵能力。而印度在與中方邊境對峙的敏感時刻,拉上美日「壯膽」,也是為了提升自己向中國「叫板」的底氣。
上月底,印度總理莫迪訪美,與美總統特朗普再次確認了雙方在太平洋海域的緊密合作。華府同時宣布對印度的軍售大單,批准對印出售有全球霸王之稱的C-17運輸機,總價高達三億六千五百萬美元。同時,美還準備向印出售二十億美元的無人機,用於印軍在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偵查與監控。莫特兩人以熱情洋溢三度「熊抱」昭告天下:美印是「真正的朋友」,兩國合作翻開新的一頁。很明顯,美印一系列動作劍指中國,特別是兩國在軍事領域裏的合作,正是為了抗衡中國不斷增強的影響力。
把中印邊境對峙放在印度外交及印美日互動的背景下,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挑釁行動。因而,也就不難理解,印方為何挖戰壕、搭帳篷並增派援軍要與中國打「持久戰」,為何選擇在莫迪訪美時公開披露中印對峙的消息並渲染數十億美元的軍售大單,又為何在中方苦口婆心地奉勸印方撤出時,以空前規模的聯合軍演炫耀武力。
但越是拉外力「壯膽」,越說明自己「心虛」。印度公然進犯我領土,無視歷史,法理難容,不可能蒙混過關,更不可能取得國際社會理解。美日的戰略重心遠不在印度一方,印甘願充當美日遏制中國的工具,到頭來可能損人害己,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