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面臨着污染比重大、環境破壞程度高的困局。香港博大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吉林省政協常委王金獅一直希望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一個「綠色」的投資機會。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金獅了解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生態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經過長達20年的攻堅克難,成功研發出技術先進且性價比優良的生物降解塑料,並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貢獻二等獎」。該消息讓他眼前一亮,於是決定在吉林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共同創辦了合資公司─吉林博大東方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高分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下稱VHPPC)。
產品推出後,連續三年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地區,針對玉米、花生、番茄、藜麥、棉花等農作物進行了千畝以上的田間試驗。從玉米試驗田看,VHPPC地膜覆膜地區與裸地相比,產量增收17%以上,與聚乙烯地膜相比增收5%以上;從降解情況看,VHPPC地膜鋪設使用2個月後依然有較好的保溫、保墒效果,4個月左右基本破碎,不會影響次年耕種。經過2年左右土壤填埋,最終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造成白色污染。
最重要的是,產品大規模量產後,其價格即可接近於不可降解地膜,僅相當於其他生物降解地膜價格的一半。目前,博大東方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的年產30萬噸VHPPC生產線項目已落戶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園區,其中年產5萬噸的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12月建成投產。
王金獅對前景信心滿滿。他表示,吉林市化工園區擁有基礎設施、原材料、專業人才等優勢,二氧化碳、環氧丙烷等主要原材料均可就地實現綜合利用。「工程達產後在推進產業升級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原料型化工向環保、精細、高附加值轉型等方面影響深遠。」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