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 里/千禧代的「中年危機」\葉 歌

時間:2025-08-22 05:02:45來源:大公报

  美國文化中關於「中年危機」的刻板印象一般指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中年白男某日突然「覺醒」,換工作,離婚,買跑車,將按部就班的日子棄如敝屣。美國的八○後、九○後「千禧代」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恰好相反。

  正因為他們的青年時代在動盪中度過,如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二○二○年的新冠疫情等,他們更嚮往的反倒是穩定的事業和人生。對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前輩似乎輕易達成的里程碑,如事業、房產、婚姻、生兒育女等,至今仍遙不可及。他們一般比前代負債更多,同時打幾份工,常換工作,自我需要不斷「更新升級」。

  他們比前幾代人在同一年齡段的平均資產更多,教育水平更高,但追求的目標也更昂貴了。要負擔起中產階級的「美國夢」:買房,撫養兩個孩子並供他們上完大學,全家每年度假一次等,共約花費四百四十萬美元,比大多數美國人工作一輩子拿到的工資還要多一百萬。難怪千禧代在三十多歲、四十出頭就經歷了「中年危機」。不過,他們的表達方式不是突然改變生活方式或大手大腳花錢,而是放慢腳步,重新審視事業、人生,追求獲得感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活。

  作為X世代,我對八○後、九○後的中年危機感受不深,但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態。其實,哪怕是我Z世代的學生都有點「未老先衰」,缺乏二十年前那代人的闖勁和朝氣。千禧代和Z世代表現出的謹慎、中庸當然也不盡是缺點,只能說「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必然要受到外界力量的影響和限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