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關方面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賺台灣錢的機會。最新的花樣是「建議台當局開放民眾合法擁有槍支」。親近共和黨、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最近撰文叫囂「台灣方面應開放民眾合法持有槍支,允許合格民兵將武器分散存放在軍械庫」。如果台灣方面實施「擁槍合法化」,則對槍支的需求量勢必大增,這對美國軍火商必是源源不斷的「大生意」。然而,槍支氾濫問題已經嚴重危害美國社會治安,愈演愈烈的槍支暴力成為深入骨髓的「美國之痛」。惠頓難道是想令台灣方面重蹈美國槍支暴力的覆轍嗎?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民間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平均每100人擁有約120支槍,槍支數量比人口還多。槍患已成「常態」。數據顯示,所有類型的槍支暴力事件:從殺人到自殺再到大規模槍擊事件,都在美國呈上升趨勢。2019年美國與槍支有關的死亡總數為33599人,2022年死亡人數上升到44290人,增幅31%。2023年美國有42889人死於各類涉槍事件,平均每天死亡約117人。校園更是美國槍支暴力的「重災區」。美國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國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與槍擊有關的死亡人數增加了約50%。2024年美國校園槍擊事件數量創新高,至少發生205起,共造成58人死亡、156人受傷。
美國槍患問題積重難返,惠頓竟然還鼓吹台灣方面「開放合法擁槍」,顯然是不懷好意。除了惠頓,美國白宮前安全顧問歐布萊恩2023年竄訪台灣時也曾公開宣揚「如果台灣有幾百萬人都有AK47步槍,就可以嚇阻中國大陸」。同年,美國企業家拉馬斯瓦米爭取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期間也鼓吹「美國步槍協會在台灣開分支機構,好讓每個台灣家庭都擁有槍」。由此可見,支持合法擁槍的美國共和黨內確有一撮人在打台灣方面「開放擁槍」的主意。這對美方而言固然是「大生意」,但這「生意」背後透露出的信息恐怕更令民進黨當局不安:加強台灣民間的武裝力量,不要依賴美國「保護」。
其實,美國官方一直以來的說法都是要求台灣方面加強「自我防衛」,尤其「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國看到了使用「代理人」來替美國打仗的好處:一方面不用派遣美國軍隊,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另一方面向「代理人」提供武器和軍援,以此刺激美國經濟和就業。202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指出,向烏克蘭提供的軍援九成都用於美國本土工廠生產,為美國帶來了更多就業,為美國經濟帶來了更多增長。去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也曾承認,美國送往烏克蘭的武器是由美國各地的工人製造,有關投資擴大了美國的設施規模,為美國工人創造了就業機會。
近年美方正試圖把「代理人戰爭」的模式複製到台灣問題上,要求台灣向美國採購更多的軍備,還向台灣提供打「巷戰」所用的防彈衣和槍支。但美國方面已不滿足於只提高台軍的戰力,還企圖把台灣普通民眾也武裝起來,而煽動台當局「開放合法擁槍」也正是此目的。美國的算盤打得「精」,但台灣民眾也不是傻子。島內有民調顯示,島內超過六成民眾認為美國只是把台灣當成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如此又怎會為美國賣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