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自由港優勢助港物流業再騰飛

時間:2017-07-12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UP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趙莉進入物流行業廿年,見證大中華物流業的發展和變化

  過去的20年,是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UP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趙莉,在20多年前進入物流業,見證大中華物流產業的發展和變化。她說,無論如何變化,內地和香港都是緊緊相連,而香港擁有貿易自由港的便利、廉潔高效的政府和全球化的視野觀,相信結合跨境電商的發展,能乘風再創高峰。/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文)、林良堅(部分攝影)

  受惠內地改革開放、經濟的起飛,香港物流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充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大量貨物在內地生產,再經香港中轉至歐美市場。1988年,UPS在決定開拓亞洲市場時,首選香港,就是看中本港是亞洲最重要的貿易和物流中心,同時預見內地快速發展的時候,香港在其中所發揮的橋樑作用。

  在UPS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五年,趙莉加入UPS,在天津擔任海運客服代表。多年來,她歷任UPS中國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部貨運分部經理、中國華北及華東區貨運代理總經理、中國貨運代理業務經理,也曾領導建立北京奧運物流配送中心,協助北京奧運成功舉行。她說,「入行那時,有很大一部分的上司和師傅都是香港人,運一些特別複雜的海運貨品,都是向香港同事學習。」

  各個區域樞紐功能不同

  如今,隨着內地發展愈來愈開放、基礎設施愈趨改善,有越來越多的貨物經內地直接出口,UPS先後於2008年和2010年在上海和深圳設立區域樞紐,覆蓋北亞和亞洲區內市場(Intra Asia),而香港則主要負責香港和華南地區的中轉貨物。

  對於市場有指香港的「中介人」角色逐步弱化。趙莉直言:「兩個經濟體,一個在快速發展,另一個已發展成熟,步伐一定不一致,香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今年6月,趙莉接任成為UP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她認為,香港「自由港」的優勢,是內地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超越的。

  此外,香港的社會體制、管理機制行之有效,加之本港多年來形成全球化的視野觀,同樣不可取代。「大家一直拿香港的效率作為學習的方向,而全球化的視野觀也需內地幾代人努力學習。」她說。

  應與中小企積極合作

  順應內地電商的發展,香港也可積極與電商、初創和高科技等中小企合作,迎合市場需求。趙莉認為,緊握網上零售行業需求日增帶來的龐大機遇,有助繼續推動UPS在香港和澳門區的業務發展。UPS北亞區總裁梁國基也認為,香港坐擁獨特的地理優勢,能夠協助跨國機構及中小企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繫,如內地、東盟、中東、中歐和東歐等市場。

  談及多個國際快遞巨頭近年紛紛布局內地市場,建立北亞貨運樞紐等設施。她解釋稱,這與內地需求不斷增長有關,「哪裏有需求,(公司)就到哪裏布局,這是發展趨勢。」但她強調,並不意味會取代香港,各自有各自的發展優勢和重點。

  趙莉最後總結說,對於UPS來說,無論內地如何發展和變化,尤其是華南市場,與香港市場都是緊密相連的,「我們內部研究任何策略時,這兩個市場都是一起看的。」她堅信,未來,香港仍是內地走出去的窗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