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母堅定的心 與罕見病子女「打硬仗」

時間:2017-05-12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洛洛(上圖)與晴晴(下圖),為媽媽送上紙花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李姸嬅報道:子女患病,母親最受煎熬。區太兒子洛洛患有罕見疾病,出生時只有一磅多,是深切治療部常客,區太24小時候命於醫院,每天平均只睡四、五小時,但兒子簡單笑容就是其最大動力。陳太六歲的女兒亦患罕見病,曾遍尋名醫求救但不果,但她不離不棄,眼見女兒一度需以胃喉灌食,始終不捨又不忍,幾度飲泣。

  孩子的笑容 撐下去動力

  洛洛三歲時確診「羅素西弗氏症」,身材矮小、四肢長度不一,發展遲緩。區太憶述,半歲大,才是「黑暗開始」,當時因體重不足須留院觀察,但住院期間患上肺炎,多次進出深切治療部。兩年間,她每天守候在醫院,自己亦須進進出出檢查,心力交瘁。她形容,當時自己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不眠不休去照顧兒子,每天只休息四、五小時。

  區太稱,過去從事飲食業14年,作為全職母親比一日「打兩份工」更加辛苦,因為媽媽不可請病假、不可偷懶,須24小時準備,最難過是每天看着兒子受苦卻束手無策。她形容,兒子不時上吐下瀉,臀部更因不斷肚瀉曾潰爛,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她當時可做的,就是在洛洛面前搖動毛公仔,哄哄兒子,看着兒子面露微笑,亦成了她撐下去的動力。洛洛住院期間,她在院內見證生命脆弱「一個甲型流感,個小朋友就唔喺度」,令她感受生命可貴,堅定與兒子繼續「打硬仗」的決心。

  洛洛兩歲多進入協康會接受訓練,中心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為他改善口部訓練及肌力、耐力訓練等,令洛洛體格強健不少,亦漸漸減少進院次數。

  陳太女兒晴晴九個月大時確診患上「小黑人症」,被確認為輕度弱智,身材矮小、關節和肌肉鬆軟、皮膚會隨着年紀變得深色。多個醫生告知陳太此症現階段無藥可醫,只能透過訓練改善身體情況。

  得知女兒患病,而且沒有任何病例參考,陳太無計可施,她憶述最初徬徨無助,亦不禁流淚。最令她難過的是,每天眼巴巴看着晴晴幼小身軀,從胃喉灌輸食物,清洗肚外傷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