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上月外匯儲備較前值提升204.3億美元,並是自2014年6月來首度實現三連升\資料圖片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中國上月外匯儲備報30295.3億美元,較前值提升204.3億美元,這是該數據2014年6月來首度實現三連升,亦是連續第三個月站穩3萬億元。國家外管局指出,上月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繼續向均衡狀態收斂,外匯供求趨向平衡;此外,國際市場非美貨幣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有所上揚,上述因素疊加推動外儲規模繼續回升。」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數據還顯示,上月SDR計價外儲錄22100億SDR,而前值為22177.04億SDR。至當月末,中國黃金儲備持平於3月末的5924萬盎司,同期黃金儲備等值750.196億美元。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坦言,上月中國外儲規模的進一步回升,與資本外流放緩,及匯率估值等因素疊加影響有關。他解釋,4月美元指數震盪下跌,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對美元均現不同程度地上揚,匯率估值因素使外儲增加約170億美元。此外,現時中國經濟短期數據仍續企穩向好,資本外流壓力,人民幣貶值壓力和預期等均因此紓緩。
外管局:中國外儲仍充足
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潘功勝日前撰文,截至3月末,中國外儲規模全球列首,在全球外儲中佔比近三成。他強調,多少外儲算合理水平?國際、國內尚無統一標準,需綜合考慮一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的能力以及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無論以傳統指標衡量,或是IMF的總和指標衡量,「中國外儲都是充足的」。
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內地經濟運行繼續呈現穩中求進、穩中向好之勢,首季GDP同比提升至6.9%,環比提升0.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寰宇經濟仍續緩慢復甦,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相對平穩,人民幣匯率亦延續基本穩定。有鑒於此,企業購匯更趨理性,市場主體結匯意願有所增強。
跨境資金流動均衡發展
展望未來,外管局認為,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基本面將進一步發揮穩中向好的基礎性作用,預計人民幣匯率將延續基本穩定格局,跨境資金流動亦將向均衡方面發展,上述因素將令外儲規模進一步趨於穩定。
「本月以來,美元指數延續低位震盪格局,人民幣匯率有望延續企穩,中國資本外流情況也將保持穩定。」劉健相信,短期中國外儲將續基本穩定。
他補充說,下月美聯儲升息預期正在增強,且美元指數跌穿99後進一步下挫空間有限,加之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已經增大,下半年後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或階段性增強;鑒於美聯儲升息對中國資本流動的影響已漸趨弱,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基本終結,且貨幣當局對外匯和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監管仍持續發揮作用,預計下半年中國資本外流壓力基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