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接受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專訪,闡述其上任後的施政路向。她強調,擔任香港行政長官最重要的仍然是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全面準確按香港基本法辦事。同時提出,未來特區政府必須穩中求變,尤其對經濟發展的角色要變得比較積極有為,政府不單要當好「服務提供者」和「監管者」,還要成為「促成者」及「推廣者」;要通過財政、稅務等方面的新措施增強香港的競爭力,形成民、商、官及「官、產、學、研」合作,使得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同步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任命林鄭為第五屆行政長官時,亦明確表示,中央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包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兩會中提到的:「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債券通」等,這些措施都着眼於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長期繁榮穩定。有關議題以及國家提出的政策機遇,包括「一帶一路」等,都為香港經濟提供機遇。另外還有本地幾項大型基建工程,能夠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內地在更多領域上的聯通。因此,下屆政府將以經濟民生發展為先,扮演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擔任好推動、促進、落實的重要角色。
遏制立會「拉布」歪風
香港經濟民生發展重任在前,林鄭月娥在當選後亦表示,就任後首要重任便是改善行政與立法關係,修補社會撕裂,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正如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接見林鄭時所着重傳達的信息:下任政府要集中精力處理好積累的矛盾及問題,重點之一是搞好香港經濟。這是指出香港在堅持「一國兩制」、基本法的基礎上,新一屆政府應帶領各界聚焦的工作重心。無論是行政立法關係、修補撕裂、處理深層次矛盾問題等,其最終的指向仍然是發展香港經濟。歸根到底,發展是真正能夠鞏固和強化競爭力,並最終提高港人生活水平的根本所在。
香港的優勢仍在於經濟。但近年立會經常「拉布」,對於香港經濟來說便如久蛀之木,長此以往,最終將被掏空一切,崩然倒塌。「拉布」對於政府有效施政、對於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會造成直接影響。新一屆政府必須花大力氣,確保關係香港發展的利民工程議案及時得到審議、通過並落實,同時令其撥款盡快到位。但這並非是政府單方面努力就可以促成的,需要立會一眾議員積極履行職責,促成行政立法的有效配合,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這不僅旨在推動香港未來幾年的發展,同時更為年輕一代的前途提供一個活躍健康的創業、就業環境。
落實利民發展政策
當前國際經濟發展存在不穩定因素,香港作為成熟型、外向型經濟體,政府在新環境下更應積極發揮應有的角色與職能,為香港營商環境、經濟活力打造良好氛圍。尤其林鄭提出的:在香港稅務政策方面靈活調動,提供一系列優惠,幫助本地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減輕稅務負擔;同時利用稅務優惠吸引海外和內地公司來港投資和成立辦事機構;另外,鼓勵企業多投放資金在研發方面,以提高研發資金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等。這些都是能夠切實振興本地經濟的政策,各界應以發展為一致目標,團結在新一屆政府班子下,支持政府推出的利民政策。
林鄭也針對香港既存問題,包括住房、土地開發以及教育、青年發展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有效、切實可行的措施。她憑藉從政以來打下的扎實基礎,具備充分能力領導政府在未來五年肩負起關鍵重任,為香港體制運作查漏補缺、落實利民議案、推出優惠政策,為香港經濟民生發展發揮必要的推動、促進作用。
此外,林鄭獲得中央充分信任與高度讚譽,能夠發揮特區行政長官的橋樑性作用,為香港與內地各省市各領域的交流、合作、聯通牽線搭橋,借助國家經濟發展動力,為香港經濟民生的發展提供強力支持。
此次林鄭上京接受任命,國家領導人給出了清晰指示。林鄭的當選實至名歸,中央政府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不斷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與基本法,並且推出政策優惠支持香港經濟民生的發展。下任行政長官的重任落在經濟民生上,事實上這也是香港需要鞏固及強化的優勢所在。
「一國兩制」與基本法是香港回歸二十年以來得到不斷發展的保障,是核心方針與法治基石,一切發展的問題離不開這一點。新一屆政府應在堅守這個方針和基石的基礎上,致力改善行政與立法關係,廣泛凝聚各界力量,不斷推動、不斷促進、不斷落實各項發展。「泛政治化」已成為眾矢之的,走下去只會進入死胡同,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在任何時期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