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冉宏林提及,三星堆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有效解決了細長、彎曲器物的成形難題,使三星堆青銅神樹等器物得以呈現。
冉宏林介紹,在青銅器製作中,內芯(即泥芯)與外範共同鑄造了器型。芯骨是指在製作泥芯過程中,為加固和支撐泥芯,在其中加入的有機質或金屬質條狀物,類似於現代建築中用於加固水泥的「鋼筋」。而芯撐則是在鑄型中用於保持內芯與外範相對位置的支撐物,避免內芯和外範之間的錯位和黏連。在三星堆發現這種技術之前,國內的芯骨和條形芯撐技術最早見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以及青銅水禽的脖頸之中。而「芯骨一條形芯撐聯用技術」僅見於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這說明鑄造三星堆青銅器的工匠已經掌握了嫻熟的工藝。\大公報記者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