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沈金康(右)訓練下,黃金寶(左)屢創佳績,包括2010年廣州亞運的公路個人賽金牌。
【大公報訊】記者蘇雨潤北京報道:「1994年我剛來到香港,這裏沒有全職訓練的單車運動員,香港體育學院也還沒有單車項目,大家認為單車只是愛好,無法成為一份能夠解決生活的職業。」回憶起當年香港單車運動的「荒蕪」,沈金康仍帶着幾分感慨。要打破這種困境,必須有人站出來「開天闢地」,用成績證明「香港的年輕人也是可以的」。
「伯樂」遇上「千里馬」
彼時,沈金康計劃組建一支全職訓練的隊伍,並承諾會優先推薦隊員參加重大賽事。此前,他在國家隊執教時,只要下發通知,就會有各省市隊的運動員踴躍報名,而到了香港,卻只有黃金寶一人參加。「來一匹馬,不管是什麼馬,一定要變成駿馬。」沈金康就此開啟在香港單車隊的執教生涯。
當時,黃金寶告訴沈金康要在4年之後拿到亞運冠軍。沈金康告訴他:「如果要你四年裏騎15萬公里,意味着繞地球3圈多,最多的一堂課要騎200多公里,你行嗎?」黃金寶對他說:「你在香港一天,我就跟你練一天。」這份承諾讓原本計劃只赴港指導6個月的沈金康在香港單車隊一呆就是近30年。
黃金寶用行動兌現承諾─4年間,他的訓練總量遠超15萬公里。1997年第八屆上海全運會上,他為香港奪得首枚全運會金牌;一年後的曼谷亞運會上,他又在200公里公路賽中強勢奪魁,「亞洲車神」的故事此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青年。沈金康表示,這個歷史轉折點,往後就湧現李慧詩、郭灝霆等優秀運動員,推動香港單車運動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