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針對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手法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中國證監會近日部署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這是繼上月證監會通報第一批專項行動案件以來,稽查部門集中部署的又一批案件。目前,相關調查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部分重點案件已經取得重要突破。證監會提醒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不要出借帳戶給他人使用,避免自己成為操縱行為的受害者。
證監會網站昨日刊登通知,今年以來,一些新上市股票連續上漲且短期漲幅較大,價量呈現明顯異常,聚積了較大風險。市場監控發現,多組高度可疑的關聯帳戶交替炒作、合力拉抬,已經涉嫌操縱市場。稽查部門堅決查處次新股交易中的各類違法不當行為,旨在引導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理性回歸,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證監會並總結這16起案件的主要特點:一是惡意利用「次新股」概念和股票盤面小、市盈率低的特點,通過多個帳戶集中快速拉抬股價,引誘市場跟風,引發個股價格暴漲暴跌。二是成批使用地域特徵明顯的帳戶,利用短期資金優勢,通過盤中拉抬、封漲停、對倒等多種欺詐手法,在短時間內輪番炒作多隻股票,「團夥化」特徵明顯。三是有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人員等利益關聯方非法操縱信息披露內容和節奏,與市場機構內外結合、明暗結合、虛實結合、真假結合,聯手操縱公司股價,意圖通過高位套現進行非法牟利。
10企IPO獲批 最多籌51億
證監會昨日還發布了其他三項內容:一是持股行權試點將擴展至全國範圍,二是組織開展律師事務所從事IPO證券法律業務專項檢查,三是對五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三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一宗操縱市場案,一宗內幕交易案。
具體來看,證監會指,持股行權工作是證監會運用市場化方式,加強中小投資者保護和服務的創新舉措。
此外,證監會官方微信昨日刊登通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新一批10家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申請,預計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人民幣。本次核發IPO批文的新股包括: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深交所中小板的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交所創業板的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此外,將有江陰市恆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