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經濟企穩向好 財政收入增14%

時間:2017-04-15 03:15:5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財政部昨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14.1%。財政部稱,價格上漲因素、經濟企穩向好、一般貿易進口量價齊升等因素,是首季財政收入增長較快的主因。但扣除同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9萬億元,同比增21%,一季度錄得財政赤字。

  三月當月,財政收入和支出分別為1.29萬億和2.10萬億元。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劉祝余昨日分析稱,一季度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財政收入對價格上漲因素反映明顯。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7.4%,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也大幅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劉祝余並指出,一季度一般貿易進口總額同比增長37.8%,受此帶動,進口環節稅收同比增加1262億元,增幅達到39.8%。「僅這一項拉動全國收入增幅3個百分點,其中對中央財政收入的貢獻達到7個百分點」。

  不過,劉祝余估計,隨着三月以後翹尾因素逐月減小,同時相關工業品供過於求的矛盾沒有根本緩解,PPI漲幅將趨於回落。其次,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放緩。此外,隨着時間推進,全面營改增減稅效應將更加明顯,這將在後期形成更多財政減收。而去年二季度稅收收入的高基數,也將制約今年的收入增速。初步判斷,後期特別是二季度增幅可能會明顯回落。

  今年首季出現1551億元的財政赤字,中金公司分析師劉鎏坦言是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指出,支出增幅的提升,與今年預算批覆下達進度加快有關。截至目前,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已累計下達80%以上。

  劉鎏補充,近期工業品價格漲幅趨緩,進口增速亦面臨回調,加之三月以來各地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台;此外,去年四、五月營業稅提前清繳,抑或導致未來兩個月財政收入基數的上行,料本季財政收入及支出增速均或現回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