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硬碰硬還是政治解決,朝鮮還是可以有選擇的,必須三思而行。圖為金正恩昨日出席一個剪綵活動 美聯社
向敘利亞發動攻擊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就此而止,他指揮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掉頭開往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又劍指朝鮮。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這次,美國把中國拖了進來。特朗普11日在推特上表示,面對朝鮮威脅,若北京不處理,他將採取單邊行動。特朗普說,上周會晤期間,他已經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若北京解決朝鮮問題,中美之間的貿易協議會更好。
朝鮮外務省表示,如果美國膽敢做出「先發制人的打擊」、「消除首腦」等軍事上的選擇,朝鮮將欣然回應美國所願的任何方式。中國也表明了態度,推動半島無核化,並主張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這次,朝鮮面對的不是單挑美國,而是來自各方的壓力。
半島無核化是底線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高階官員消息來源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周舉行「習特會」前已對朝鮮採取一項政策,包括將對朝鮮施加更多政治和經濟壓力,而軍事行動依然是長期考慮選項。特朗普進一步警告朝鮮,宣稱美國擁有潛艦等「非常強大」的武器,也有比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更厲害」的武器。
顯然,特朗普是在準備打一以軍事行動為強大聲勢的全面制裁朝鮮的牌,包括期望中國可以加大遏制朝鮮的力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會面返回中國後,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雙方就中美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在朝鮮問題上,中國強調堅持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事實上,聯合國安理會不久前針對朝鮮再次發射導彈通過了一項聲明,聲明向平壤發出警告,「在必要情況下,將採取額外重大措施」。外界解讀,這個所謂的額外重大措施,顯然就是「武力」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有一票否決權的中國與俄羅斯,都沒有使用這一權利,安理會成員國在對待朝核問題上目前有了高度一致的選擇。說明中俄對平壤一再進行的核冒險已經忍無可忍。
中國已於2月宣布,會配合聯合國安理會在去年11月通過制裁朝鮮的2321號決議,禁止從朝鮮進口煤炭。
多年來,朝鮮一路有恃無恐,不斷挑戰聯合國「半島無核」的底線,就是因為他捆綁了東北亞,尤其認為中國可以成為它的擋箭牌。這一次大軍壓境卻不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稱,中方認同朝鮮目前的核武器能力已經到了一種極期嚴重的地步,這給兩國帶來挑戰。中國也認同該遏止朝鮮的這種瘋狂。而「習特會」之後,確信中國有一千個理由搞好中美關係,表明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遠大於中朝關係,中國能夠為朝鮮遮風擋雨的選項幾乎沒有了。
繼續核試將受強力制裁
目前半島局勢的危險絕不在於美國是否單獨採取軍事行動,而在於朝鮮將面對來自周邊的整體壓力。以往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着眼點是對抗性的地緣政治視角,朝鮮自認為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意圖足以讓中國聯朝抗美。不過,它錯了,今天的中美關係正在發生變化,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讓兩國正在走近。如今,「習特會」釋放出的中美合作程度的信號顯然出乎各國意料。朝鮮可以選擇的已經不是單獨與美國和解或者是依靠中國對抗美國,而是要面對現實。
從今年2月底起,中國就禁止進口朝鮮的煤炭,而朝鮮的煤炭有40%運往中國,中國掌握着朝鮮的經濟命脈,朝鮮進出口貿易的80%與中國有關,中國希望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但不代表中國會對朝鮮不斷飛彈,不斷核試姑妄聽之。
即使在中國反對韓國部署「薩德」的聲音中,「習特會」後,中國派出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訪問韓國,外電報道,中韓達成共識,朝鮮若繼續核試挑戰則強力制裁。中韓聯手對朝強硬聲明,歷史首次。
中美正協調韓國配合達成一致。在朝核問題上,中國逐步走向聯合美韓應對朝鮮,這個大局的根本轉變,對朝鮮會是極大的壓力。是硬碰硬還是政治解決,朝鮮還是可以有選擇的,必須三思而行。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