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澳門特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揭曉,14人當選直選議員、12人當選間選議員。
當筆者在撰寫本文時,澳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投票巳經結束,澳門選管會公布臨時統計情況,顯示直接選舉投票,在328,506名選民中,有175,272人完成投票,投票率為53.35%,比上屆投票率為高;間接選舉方面,在7,541名合資格選民中,有6,645人完成投票,投票率為88.12%。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始終堅持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高於一切,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澳門特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澳門特區《立法會選舉法》於2024年修訂後進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新選舉法首次設置參選人政治資格審查機制,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是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澳門基本法要求的重要舉措,彰顯了「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澳門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成功舉行,不僅在「一國兩制」的澳門實踐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給一水之隔的香港諸多啟示。
確保「愛國者治澳」落到實處
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是從政者應遵循的政治倫理。不符合「愛國者」的要求,就沒有資格行使公權。
按照新選舉法,澳門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審查候選人是否擁護《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就不符合條件者向澳門立法會選管會發出具約束力的審查意見書。
對於澳門選管會根據澳門國安委審查意見書作出的決定,不得提出聲明異議或向法院提起司法上訴。未能通過審查,以及在被提名當年或之前的五個曆年內曾依法被判斷為「不擁護」或「不效忠」,其提名不被接納。
新選舉法的這一重大變化,是要確保把反中亂澳分子排除在澳門特區管治架構之外,把「愛國者治澳」的原則落到實處。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澳門基本法確定了「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的政治體制。在這一體制下,進入澳門政權機構的人士,必須是堅定的愛國者。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闡述「愛國者治港」時曾提出「五個善於」的標準:一是善於在治港實踐中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做立場堅定的愛國者;二是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三是善於為民眾辦實事,做為民愛民的愛國者;四是善於團結方方面面的力量,做有感召力的愛國者;五是善於履職盡責,做有責任心的愛國者。 「愛國者治澳」也同樣適用於這個標準,從「五個善於」的角度來選賢與能,為新選制下的澳門立法會選舉實踐提供了方向。
把「愛國者治澳」的原則落到實處,才能確保「一國兩制」的澳門實踐沿着正確方向前行。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基本法與港澳本地法律的銜接非常重要,香港回歸以來,由於長期未能把「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導致「港獨」勢力滲透政權機關,教訓慘痛。澳門回歸以來雖然政權機關運行順暢,波瀾不驚,但決不能掉以輕心,而應防患於未然,從選舉制度上堵塞漏洞、規範運作。
把「愛國者治澳」的原則落到實處,才能推動澳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國兩制」進入新階段後,澳門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澳門很小,但祖國很大。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可以獲得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天地和不竭的發展動力。只有真心愛國的人士,才有意願、有決心、有能力找準「發展澳門」和「貢獻國家」的契合點,處理好澳門和內地之間的事務,成為推動發展、推動繁榮、推動融入的「正能量」。
把「愛國者治澳」的原則落到實處,才能辦好民生實事、促進社會和諧。「愛國」和「愛澳」高度統一,這樣的澳門立法會議員與澳門特區政府的目標是一致的,是相向而行、同心同德,共同為市民謀福祉的,也能提高行政和立法機關的工作效能,更好服務澳門市民。
一次高水平的民主實踐
澳門特區第八屆立法會由33名議員組成,包括14名直選議員、12名間選議員和7名行政長官委任議員。縱觀此次澳門立法會選舉過程,始終在依法、有序、健康的氛圍中進行,是一次高水平的民主實踐。
從選舉組織來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和特區政府作為特區治理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責任。今年3月26日,澳門選管會聯同澳門廉政公署舉辦參選程序講解會;4月7日,舉辦澳門教育界講解會倡導依法選舉理念。截至6月24日,澳門選管會收到6份直選和6份間選候選名單;7月8日,澳門選管會確定設37個投票地點(含38個直選票站、5個間選票站)及後備地點;7月15日,澳門選管會公布查核決定,並於7月31日前,公布最終候選名單;9月14日9時至21時,正式投票。
9月9日,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澳門特區政府總部主持局級以上領導官員會議,部署公務人員立法會選舉的投票工作;9月12日,岑浩輝視察投票站,並聽取立法會選管會匯報選舉工作安排。他呼籲廣大選民積極參與選舉投票,選賢擇能,齊心協力選出新一屆高質素、有代表性、為澳門長遠平穩健康發展打拚的立法會。
從競選情況來看,各選團公平競爭、理性表達、真情為民。參選人以自己的政綱贏得選民認同,以自己的理念獲取選民支持,以自己的真情打動選民心靈。沒有天馬行空、不着邊際的空話大話,沒有詆毀競爭對手的冷言惡語,沒有刻意抬高自己的假話謊話,可謂真正的「君子之爭」。
從澳門選民參與程度來看,資格審查並未影響選民行使民主權利。設置參選人政治資格審查機制,把「不擁護」和「不效忠」的人擋在門外,只是在一定期限內取消其參選資格,但沒有取消選舉權,並不影響該人參加投票,也未挫傷其他選民的投票熱情。從此次澳門立法會選舉投票結果看,直選和間選的投票參與率都較高。
彰顯「一國兩制」的價值理念
習主席去年12月在澳門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此次澳門立法會選舉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價值理念。
民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香港和澳門的民主模式,不能照搬內地,也不能照搬美西方。「對抗式競選」是美西方選舉的重要特徵,近年來,這種選舉方式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競爭對手之間為了搶奪選票,有的不顧國家大局和長遠利益,向選民做出不符合實際的承諾,大開「空頭支票」;有的互相「抹黑」,不顧從政底線;有的給支持者好處,成為「變相賄選」;有的放大社會矛盾,加劇了社會分化和社會對立。
判斷一種選舉制度是不是好制度,不是看對罵聲有多大、對抗性有多強,關鍵要看是否可以選出優秀的管治人才,有助於提升治理效能。香港在新選舉制度下成功舉行了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近年來的實踐證明,這套選舉制度遵循「一國兩制」方針,符合香港實際,促進了香港繁榮穩定。此次澳門的立法會選舉,再次印證了港澳兩地新選舉制度的優越性。
香港和澳門的選舉制度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這一價值理念既根植於中國大地,得益於中華5000年文明的滋養;又面向世界,體現了海納百川的氣度和胸懷,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共同守護。
打破選舉的迷思和成見
剖析澳門立法會的成功選舉,給香港諸多啟示,有助於我們打破過往關於選舉的迷思和成見。
其一,資格審查絲毫不影響選舉的廣泛代表性。從澳門當選議員來看,他們來自不同界別、不同社會階層,有不同的從業經歷,屬於不同年齡階段。事實證明,排除「不擁護」「不效忠」,並沒有「收窄民主管道」,而是達到了「廣而不亂」「廣而不邪」的效果。
其二,破除了「公務員中立」的迷思。參與選舉不僅是市民的一項權利,更是一種集體義務;履行政治誓言不僅是一種姿態,更是公職人員的一項責任。此次澳門立法會選舉當中,公職人員投票率較高,這是一件好事,是一種正能量。公職人員在參與選舉的過程中,可以用心甄別參選人,更利於新選舉制度下的選賢任能。
其三,特區政府依法組織選舉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澳門特區政府不僅做好選舉的組織和執法工作,也全面做好選舉宣傳和動員引導,確保選民知曉選舉規則、依法正確履行選舉權,減少違規行為等,這也是行政主導的重要體現。同時,網絡動員宣傳不是反對派的專利,港澳兩地的特區政府、參選人都可利用網絡做好選舉宣傳。
其四,選舉不是選建制架構的「破壞者」,而是選建設性意見的「提供者」。港澳兩地的立法會議員都肩負着反映民意訴求、監督和支持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責任,選舉不是選最能罵政府的人當議員,而是選最能給政府提出切實可行建設性政策意見的人當議員。從澳門這次當選議員來看,都是建設性意見的「提供者」。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澳門,是祖國的兩顆「掌上明珠」,新選舉制度下澳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成功舉行,令澳門同胞倍感振奮,也令香港同胞同受鼓舞;香港和澳門將攜手書寫「一國兩制」的港澳新擔當、新篇章、新貢獻!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