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特首民投」的司馬昭之心/文焯然

時間:2017-02-27 03:15:44來源:大公網

  二○一二年三月,港大民研中心就特首選舉舉行所謂「民間全民投票」,據統計有約二十萬人參與。當時,鍾庭耀利用其主持開發的系統收集了大量選民身份證、電話號碼資訊。二○一四年,戴耀廷聲稱,「佔中公投」有八十萬人參與。去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戴耀廷、趙家賢聯合「民主動力」,推銷「雷動計劃」,自八月二十二日起每天擴大滾動民調採樣數量並公布資料,藉以號召市民投票支持選情告急的反對派候選人,實現配票。近日,戴耀廷、鍾庭耀再次上線「Popvote」系統,啟動「特首民投」計劃,就特首選舉進行所謂的公民提名和投票。

  五年來,戴、鍾二人進行的一系列計劃投入了大量技術資源,儘管回應者和社會影響都不如人意,卻依然熱情滿滿,不禁讓人心生疑問,開發這些系統的目的是什麼?真如他們所說是為了延續民間公投的精神,推進公民社會民主,讓港人熟悉以全民投票的方法就香港重大問題作決定嗎?

  如果是為了推進公民社會的民主參與,進行普通的民意調查和匿名投票就可以了,為何要蒐集選民的身份證號和電話號碼呢?如果讓港人熟悉以全民投票的方法作決定,區議會、立法會選舉中港人已經在實體票站行使投票權,為何要再投入重金研發電子系統,並冠以「公投」之名呢?

  仔細分析,魔鬼就在細節中。原來這些號稱高尚目的的「畫皮」之下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遠非表達理念、彙集民意這樣簡單。戴耀廷的老闆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目力所及這一棋局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蒐集資料,借技術平台搞政治

  五年來,戴、鍾二人積極開發、運用電子投票系統,表面上是為民眾表達意見提供平台,實際上卻在加緊蒐集選民的個人資訊和資料,利用每次運行添加資訊、完善系統。

  近日,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已對「特首民投」涉嫌違法蒐集、儲存和應用個人資訊開展調查,他們卻並不收手,使用「telegram」機器人程式「借屍還魂」,繼續以更隱蔽的手段蒐集選民資料,無非就是看到了未來政治的發展趨勢:即擁有資訊就擁有了話語權,掌握了平台就掌握了主動權,新技術平台可以幾何級數放大動員能力,超越任何傳統政黨的政治影響力。

  新技術的使用便利了溝通,同時也帶來了風險。人們在日常溝通的同時也會泄露大量個人的資訊。據說恐怖大亨拉登就是使用了移動電話,被追蹤到位置定點清除的,如果這些資訊落入某些「野心家」手裏後果不堪設想。

  香港目前七百多萬人口,三百多萬選民,一個掌握了八十萬選民資訊資料的平台能量可想而知,相當於香港紀律部隊人數的十幾倍,最大政黨民建聯黨員的四十倍。有什麼比對這八十萬選民施加政治影響力更有誘惑呢?看來戴耀廷是想做香港的朱克伯格,不過朱克伯格沒有公開用facebook搞政治。

  第二步:操縱選舉,挾「民意」令諸侯

  在資料蒐集完成後,就意味着系統獲得了足夠的認知和參與,實質性的政治影響將開始進行。因為資訊的蒐集、回饋、發布都經過這一平台,所以選民就被這一平台控制了,真實的民意無從知曉,每個平台上的選民看到的都是戴耀廷發布的「民意」,按照他的要求充當「雷霆救兵」之類的角色,選民就這樣失去了自己的意志和自由,完全淪為了棋子,選舉也就以這樣一種極具迷惑性的方式被操縱了。

  而且,一旦這一平台的認受性不斷提高,戴耀廷就可以挾「民意」抗衡任意建制或泛民政黨,自己成為民主和公義的化身,凡是與己為敵者就是與「民意」為敵,號令武林,莫敢不從。要知道,成立一個政黨,需要默默耕耘數十年,還要接受嚴格的法律規制,而建立一個系統五年多就可以逐漸成熟,而且披着新科技的外衣不受任何法律和政治倫理規管,好一個高明的終南捷徑。

  第三步:「反華亂港」,推行「顏色革命」

  縱觀世界,政治類技術平台的使用無非兩種取向,一是充當推銷某一意識形態的平台;二是成為反對某一意識形態的平台。以美國為例,其瓦解敵對勢力政權無外乎採用兩大模式:一為「擊垮」蘇聯的模式,通過思想滲透,扶植體系內的代理人,自上而下、由內而外地肢解對手。二為「阿拉伯之春」模式,通過社會性動員推動現實政變,自下而上、由外而內地消滅目標政權。

  無論戴耀廷的平台此前和美國或其他國家的情報組織有無關係,當其達到一定的社會認受度後,經濟上大可待價而沽、獲得源源不斷的美元支持,政治上也正可為美國在港推行「顏色革命」、制衡中國所用。正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聲稱的:「美國不是通過武力,而是通過資訊、國際交流以及類似的軟手段來戰勝中國。」

  儘管系統推行過程中並不順利,先是立法會「雷動」變成「雷打不動」、選民反應冷淡,此次「特首民投」某些嗅覺敏銳的選民發覺了自身資訊被濫用的危險並提出投訴,個人資料私隱專員也開始關注,但只要這一計劃存在一天,香港的繁榮穩定頭上始終懸着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然而,該計劃也有着先天的「阿基里斯之踵」:即只要市民不配合,它將形同虛設。以我對香港市民和社會的了解,戴、鍾二人「一統江湖」的大業恐怕永遠難以達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