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已向教育局提交「正名」申請,期望最快明年底完成正名 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香港珠海學院有望明年底「升格」為私立大學。校監李焯芬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已向教育局提交「正名」申請,並已通過學科範疇的評核,今年11月將有國際評審團到校實地評審,再交由教育局及行政會議討論,期望最快明年底完成正名。該校正積極籌建航空旅遊學院,未來會爭取於屯門黃金海岸校舍附近的山坡用地增建學生宿舍。
珠海學院創校70年,為自資專上院校。雖然本港中學畢業生生源近年持續下跌,為自資專上院校帶來收生及營運挑戰,但李焯芬稱珠海學院收生穩定,現時全校有千多名學生。他預計,數年後中學畢業生會逐漸回升,而學院財政穩健,着重長遠發展,以及學生的就業前景,目前正籌建航空旅遊學院,以配合本港旅遊及航空業發展。
冀提供更多海內外實習
李焯芬表示,學院計劃與歐洲的院校合作開辦旅遊相關的四年制學士課程,加上校董會不少成員與旅遊及酒店業有聯繫,期望可為同學提供更多本地及海外的實習培訓機會,預期課程最快明年開課。同時,隨着本港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航空業需要更多飛行員,學院與澳洲國際航空學校,以及法國南部的航空學校合作,培育更多本地飛行員。
珠海學院剛於九月新學年由荃灣海濱花園遷入屯門掃管笏(毗鄰黃金海岸)新校舍。李焯芬昨天在新校舍辦公室接受《大公報》專訪,他表示,新校舍造價約11億元,原先預計10億元,僅輕微超支。他說,新校捨得以順利建成,除了政府撥地及提供貸款,亦獲香港賽馬會的捐款和校內籌款,新校舍雖提供190個宿位,但已經住滿學生,未來會向政府爭取於附近山坡用地再興建學生宿舍,令更多學生有住宿機會,亦有助招收更多海外學生,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學生等。
新校舍可容納4000學生
珠海學院副校長(行政)古穎慈補充,珠海學院租用荃灣前校舍十多年,但因為面積較細,無法興建更多課室及添置新設施,運動設施等配套亦欠奉,遷入屯門新校舍後,教學空間、設施及校園環境大為改善,新校舍最多可容納約3000至4000人,交通亦非不便,相信新校舍啟用及「正名」後有助加強競爭力,未來將會加強與中學界聯繫,特別是招收新界西的中學生。
另一方面,政府今年於《施政報告》中推出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劃,預留最多五億元補助金供自資院校申請,以及2018/19學年起將「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恆常化,資助學生入讀指定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名額,由每年1000個倍增至3000個。李焯芬對有關措施表示歡迎,強調學院會積極做好籌款工作,以及爭取更多課程及學額納入計劃,希望令更多學生獲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