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在貿易保護主義掀起及反全球化浪潮下,環球政策的取態將會受影響。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擔心,各國在金融政策及貨幣政策分歧愈來愈大,資本會從亞洲外流,從而引發新一輪的亞洲金融危機。他指出,現時各國需關注如何建立一個健全的銀行及監管體制,又表示金融監管機構對危機機制的梳理,由10年前金融危機後未有停止。
歐達禮表示,監管機構一直專註解決一些新問題,例如如何令銀行更穩健健康,以及低息時代下各地貨幣政策的差異性。會上他又問及現場參與者,有別於20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現時亞洲能否抵禦保護主義的抬頭。而參與者當中71%認為亞洲能抵禦。
對於上市監管架構改革諮詢何時會有結果,他表示,由於收集到很多不同意見,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有諮詢結果。
同場的歐洲穩定機制總裁克勞斯雷格林表示,民粹主義在歐洲和美國抬頭,令他個人感到非常憂慮,但認為大家不能反應過度。他認為,現時歐洲最大的問題是恐怖主義和難民問題,現時歐洲的情況比想像中好,並沒有四分五裂,英國脫歐對世界影響不大。歐洲多國於今年進行大選,他認為法國會選出親歐盟的總統,而德國的政策可能會延續。
此外,會上歐洲銀行管理局主席安德列恩瑞亞認為,現時國際監管機構之間競爭大過合作,國際監管標準太多及不協調,不利整體金融市場發展,又指現時歐盟的不良資產率5.7%,下降速度太慢,期望能夠逐步解決債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