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宣布辭職選特首,特首選情已經清晰。但最近,從《蘋果日報》到《成報》,都在「裝神弄鬼」,製造了一個謊言,聲稱「張德江和梁振英都支持林鄭月娥,但習近平可能另外有人選」、「有人要造成一個既成現實,脅迫習近平就範」雲雲。但稍有點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極其可笑的造謠,意圖是要混淆視聽。問題在於,為什麼有這麼古怪的謠言?
曾俊華原有支持已瓦解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反對派想大力吹捧的候選人現在仍然「十五個水桶七上八落」,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參加報名。最大的原因是,辭職已經一個月了,北京還沒有審批。雖然沒有亮出紅燈。但不審批的原因,顯然不是積極支持他出選。在選舉之前,潛在候選人曾俊華已經做了功課,極力宣傳自己在經合會議的場合,和主席握了手。如此的一個「好消息」,中央沒有理由不盡快審批。若果林鄭完成了施政報告籌備工作,然後辭職,後發先至,比他更快獲得審批,那就更加說明兩個人在北京眼中的分量,就有高低之別了。
從已發生的事實來看,曾俊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競選班子,連競選辦公室寫字樓也已經準備好了。但是,辭職之後,卻沒有得到任何獲批的信息,他的競選班子也就心冷了。曾俊華的大計,是全盤接收所有唐營的人馬,從李國寶到曾鈺成,都是他選舉辦公室的主力人馬。要籌款立即有大量資源,要競選的義工,建制派的政黨也可以源源供應。將來三月份投票,他們也可以非常樂觀,即使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票源打了一個平手,只要反對派三百二十七票全部投給曾俊華,就可以大獲全勝。
但是現在的情況,令有些人頗為沮喪。原來說好站台的李國寶和曾鈺成,都沒有意願出任助選經理,一直推搪要「遲一些」才可以作出決定。助選辦公室完全沒有運作,癱瘓了。反對派比曾俊華更加急,最擔心曾俊華覺得「奶粉比薯粉多」(林鄭月娥是「奶媽」,曾俊華是「薯片叔叔」)。原有的唐營票,都跑到對方那裏去了,繼續參選也是白費氣力,索性不參選了。正因為如此,反對派每一天都要唸唸有詞說:「習近平另有選擇,不會支持林鄭月娥,現在不過是中環和西環支持林鄭而已。」更妙的是,最近兩三天,從《蘋果日報》到反對派的政客,都不敢直接點名說會支持曾俊華,只是不斷重複攻擊林鄭是「加強版的梁振英」,他們不要梁振英路線,只要「另一個建制派」。因為這樣一說,曾俊華更加不可能得到建制派的提名票。
反對派一直宣稱他們已經掌握了選舉行政長官的三百二十七票,他們可以做到「既要換人,也要換制度」。他們可以利用手中之票至少推出兩個候選人。他們可以提名給建制派,但是,一定要建制派候選人答應他們的提名條件,就是要結束梁振英的政策,要取消人大「8.31決定」,要重新推動政改,要在香港實行一人一票的選舉……但是他們又說,如果建制派只有一個候選人,他們就只有投白票了,這就可以表示不認同這個制度。最近,激進派梁國雄公開宣稱他要出來參選行政長官。公民黨立即跳了起來,說不會支持梁國雄參選行政長官,因為公民黨的立場是要推選一個能夠改變現行政策的行政長官候選人,甚至要改變制度。梁國雄根本就不是反對派所要推舉的人選。兜兜轉轉一個圈,他們其實心裏就是要推舉和提名曾俊華。但是,他們也想建制派多一些人出來參加選舉,把建制派的票源「攤薄」。
工商界不可能被反對派劫持
反對派的如意算盤是,最好建制派有三個候選人:林鄭月娥、葉劉淑儀、曾俊華。行政長官選舉有兩個階段,如果有四到五個候選人,第一輪投票是要把其他的候選人淘汰掉,然後留下兩個人進入第二輪投票,那麼,反對派的三百二十七票,就可以起決定性的作用。第一輪的時候,反對派要做的是:全力割斷林鄭月娥的票源,然後把票給予實力比較弱的建制派候選人。第一輪選舉就要把林鄭月娥打下來,以利於反對派控制局面,第二輪選舉最好不要出現林鄭月娥對曾俊華的局面,這樣他們就有勝算可能。
這樣的設想,其實建立在一個虛妄的假設前提上,就是所有香港工商界,其實都是支持唐英年的,如果反對派及其傳媒全力把曾俊華說成是唐英年陣營崇拜偶像,唐營只要拉到了二百七十四票,就可以湊夠六百零一票,突襲得手,取得行政長官的職位。到了最近,連《蘋果日報》也覺得灰心喪氣了,他們沒有想到,連唐英年陣營的主將陳智思,都公開為林鄭月娥站台,成為助選團的主將。到了林鄭宣布辭職那一天,《蘋果日報》不得不以「林鄭聲勢勁 薯粉變奶粉」的標題,形容形勢已經逆轉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人心思變,工商界都希望香港全力發展經濟和民生,不要再內部鬥爭了。反對派滿以為拿了三百二十七票,就可以呼風喚雨,其實一開始就想錯了,之後的每一個部署都是建基於「妄想」的基礎上,怎能不敗?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