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 陳坤興
去年11月4日港府突然再推辣招,透過大幅調高住宅從價印花稅至樓價15%,以進一步強化樓市需求管理措施,當中只有首置客,或是於半年內售出原有唯一住宅物業的換樓客才可獲得豁免。樓市辣上加辣已達兩個月,加辣效應亦已逐步浮現,按土地註冊處數字,上月一、二手註冊量均顯著回落,其中二手註冊量減少31%,創過去九個月的低位,一手交投更急挫近八成,整體只有456宗新盤登記。
辣招過後樓市轉趨淡靜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成交量減少的同時,樓價未有明顯的調整。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提供的全港私人住宅的樓價指數,最新11月份是樓價指數再升至306.6,按月升幅約0.8%,數字已超越去年9月份306.1的歷年高位,樓價再創新高。
綜合加辣後的市況觀察,其中一個現象是買家年輕化,不少有能力的父母,以子女「首置客」名義入市的個案明顯增加,因為是新稅制下,買家購買第二套房的釐印費大幅增加至樓價15%。以售價2000萬港元單位計算,按的新從價印花稅計算,稅額高達300萬港元,相反以青年仔女「首置客名義」入市,稅率低至3.75%,涉及稅額僅75萬港元,省卻225萬港元的稅率,「首置客」身份自然變得「矜貴」。
今次買家年輕化現象,同時亦是年輕中產第二代購買力爆發,證明市場購買力仍然相當強勁,買樓保值仍然是不少港人的首選,再者近月推售新盤,銷情亦持續熱鬧,正反映樓市仍存在一定的剛性需求。
今年市場充滿變數
樓市剛性需求強勁,市場上仍然有不少具實力的買家,即使新辣招的推出,實力買家仍然對後市具信心,從近日樓市的表現亦可見一斑,在剛過去的聖誕節長假期,個別屋苑仍錄得高價成交,即使成交量回落,但整體樓價具有一定支持。
再清澈的天空,也會有下雨的時候,樓市時刻在變,今年亦是充滿變數的一年。辣招影響下整體樓市成交量難免受壓,加上加息期臨近,以至特首換屆選舉,勢必為後市增添不少變數。
不過,樓市剛性需求強勁,低息環境仍然持續,負利率效應繼續存在,預期樓價仍然平穩,不少準買家仍然為入市作好準備。最後筆者亦需提醒一句,現時樓市依然偏高,買家必須按自己能力選擇,量力而為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