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十二月九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上重要的日子。這天下午三時半,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因為家庭原因,決定不參與下任行政長官競選。不足三十分鐘後,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稱,對於梁振英因家庭原因決定不參選下任行政長官深感惋惜,尊重其決定;肯定他堅定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穩妥處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法律問題,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香港社會政治穩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並且,重申中央政府對於梁振英作為行政長官的工作一直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至此,關於梁振英是否連任的猜測和爭議應當畫上句號。
梁為「連任」猜測畫上句號
選擇在十二月十一日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投票日之前兩天,公布這一重要的政治決定,是一個別具匠心的政治策略。它有力地打亂了反對派企圖以「ABC」(Anyone But CY Leung)為口號,動員選民投票以爭取第五任行政長官選委會盡可能多席位的部署,它也把建制派從已然沉迷了一段日子的是否「挺梁」迷茫中喚醒過來,從而,有利於中央把所有建制派選委的票集中起來投向為中央所屬意的下任行政長官候選人。
本文發表時,第五任行政長官選委會尚未產生,估計反對派能夠取得推舉其代表競逐下任行政長官的機會。儘管至今反對派重要政治團體骨幹們一再表示該派別無意派人參選,但是,為香港政治矛盾的內在邏輯所決定,人們將很快看到在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名單中出現某位反對派領袖人物的名字。此人很可能是公民黨的余若薇。因為,反對派不可能扮演「造王者」;而在反對派領袖人物中,公民黨的梁家傑和民主黨的何俊仁已先後代表該派別參選第三任和第四任行政長官。接下來,應當再輪到公民黨,余若薇便是呼聲最高。
香港特別行政區沒有任何一股勢力和任何一個人具有「造王」的資格和能量。如果一定要說「造王者」,唯有中央。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也是特區政府的首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重要環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中央直接領導下的行政主導政治體制的最關鍵部位,中央不可能允許或容忍某種既得利益集團頭面人物或明或暗地操縱行政長官競選過程。何況,在表面上代表某種既得利益集團出馬競爭香港最高領導位置的背後,是西方若干國家。
因此,為中央所屬意的二○一七年行政長官候選人必定是鮮明而堅定的愛國愛港代表人物,不可能是政治「騎牆」分子。
第五任特首須勇敢果決
在梁振英不爭取連任後,其管治班子主要成員參選依然面對一個無法迴避的涉及政治倫理和政治立場的重要問題:是以批評現屆政府管治和施政為其競選政綱的「賣點」?抑或維護現屆政府的管治和施政成就?如選擇前者,則將面對另一個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作為梁振英的主要助手,對於現屆政府的管治和施政的缺失能夠推卸責任嗎?如選擇後者,則現任行政長官有足夠的理由和勇氣說服其家庭成員繼續共同承擔另一個五年的重負。因此,現屆政府管治班子主要成員參選,在政治倫理和政治立場上必須是代梁振英出征,否則,不僅在政治倫理上過不去,而且在政治立場上會偏離愛國愛港。
隨着行政長官競選逐步展開,人們會看清楚,所謂「某某配」是某種勢力的一廂情願。
這是有人不服二○一二年行政長官競選扮演「造王者」不果而策劃的。在二○一二年二月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出現嚴重曲折之際,有人企圖以一位「根正苗紅」政治人物來阻止梁振英當選。在經歷了第一位行政長官出身商界、第二位行政長官具資深政務官背景、第三位行政長官是知名專業人士之後,香港社會有意見認為,第五任行政長官應再由具資深政務官背景者擔任。「某某配」就是在如斯背景下出現。
中央不會容許有人企圖再次「造王」。何況,「某某配」究竟以誰為主?兩位均有心問鼎特區最高領導位置,各有可憑藉的力量,互不服氣,欲「造王者」難以協調。
最後卻決非次要的是,有些人如果仍以為面對無法調和的香港政治基本矛盾,可以「騎牆」而爭取民意支持,那麼,他(她)們是真正脫離現實。
第二任行政長官繼任人曾陶醉於踩「政治鋼絲」、玩「一僕二主」遊戲,在一段時間裏甚至自以為得計。但是,無情的事實已然證明,那是「南柯一夢」。
民意調查有頗大偏差,而且,民意易變。今天民意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哪一個高過當年第二任行政長官繼任人的民意支持度最高時的程度?
「一國兩制」正處於空前嚴峻的十字路口?是浴火重生抑或走下坡,取決於未來五年政治較量。第五任行政長官必須具備無可動搖的愛國愛港立場和勇敢果決的政治意志和擔當。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