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大釋法維護「一國兩制」/譚錦球

時間:2016-11-17 03:15:51來源:大公網

  今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主要針對的是「港獨」勢力。梁游在立法會內作出「港獨」宣示,以及作出侮辱國家民族的卑劣言行。這些「港獨」勢力的卑劣言行,其實可以追溯到連串旨在趕走內地遊客的「驅蝗」以及一系列強調「香港民族」等論述和行動。立法會選舉後,「港獨」勢力已經發展到從在野走到建制內的情況。「港獨」本質就是分裂國家,要取消「一國兩制」。如不及時加以遏制和打擊,不但影響「一國兩制」初衷,危及香港的繁榮穩定,更將嚴重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和政府,都有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社會有效運行的責任;尤其當有法不依、縱容叛國的問題陸續出現的時候,都有必要挺身而出,依法辦事。基於此,我們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此時釋法是合憲、合法、合情。

  進行釋法,是捍衛香港法治的最佳體現。根據《基本法》,香港實行高度自治,在《基本法》的授權下,香港法院可以進行相關判決。一旦涉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條款,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最終解釋權,這完全是有法可依、毋庸置疑。

  社會上有小部分人總是喜歡誤導市民,批評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會損害香港的司法獨立。遺憾的是,發表這些言論的往往是有法律背景的人士。然而,資深法律學者王貴國總結得非常好,他指綜觀國際社會的實踐,所有號稱司法獨立的國家和地區的法院,都只能在特定的範圍內獨立行使司法權,而沒有百分之百的司法獨立。更何況,一切權力都受到《憲法》的限制,從無司法機構具有凌駕行政、立法,甚至《憲法》的權力。因此,進行釋法,是履行憲制責任的妥當方法,也是捍衛香港法治的最佳體現。

  從過往幾年「港獨」氣焰日熾的情況判斷,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特區政府、社會和法律界都難以應對「港獨」挑戰,甚至極可能因為本港未有必要而足夠的法律機制及執法機制以阻止「港獨」的蔓延。因此,中央只能根據《基本法》若干能體現國家主權的條文進行釋法,有助特區政府及特區司法機構進行執法行動。然而,一部分法律界人士卻連番進行缺乏法律專業判斷、純粹根據自己好惡和立場而作出的政治表態。今次高院裁定梁游二人拒絕宣誓而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判決公正持平,使有關釋法條文可予以切實執行,有助穩定社會。

  「港獨」蔓延不但威脅香港社會穩定和「一國兩制」,更已影響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讓「港獨」繼續壯大,「一國兩制」將形同虛設。因此,守護香港社會安定、捍衛國家完整是大家的共同責任,香港各界應就此達成共識,共同禁止「港獨」言行。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