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券商料渣打上季顯著扭虧

時間:2016-10-31 03:15:3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渣打集團(02888)將於明日(11月1日)公布第三季業績,3家券商估計其稅前盈利介乎4.76至8.65億(美元,下同),按年及按季均錄得改善,有逐漸走出低谷跡象。不過,券商指渣打的收入仍然面對挑戰,加上經營成本難以大幅下降,對公司前景大多不寄厚望。

  渣打去年同期錄得1.39億元稅前虧損,而今年第二季的稅前基本盈利則為4.05億元,故無論是按年抑或按季計算,有望同時改善。

  新興市場成主要收入來源

  德銀估計渣打今年第三季稅前盈利為6.01億元。至於業績改善的原因,主要是預期渣打的資產質素持續改善,令貸款減值撥備大幅減少所致;預料總撥備6.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91億元顯著下跌54.2%。(詳見附表)

  新興市場是渣打的主要收入來源地,儘管其總部設於英國倫敦,德銀預計英國「脫歐」對渣打的影響相對有限,但經營前景仍然面對挑戰,未來數年的收入仍會受壓。

  德銀料渣打第三季的收入約35.92億元,按年跌2.4%,按季則升3.6%。若預測正確,其收入將是連續第三季改善。不過,假使收入由2016年的137億元逐步增加至2018年的150億元,也只能提供5.9%的股東權益回報(ROE),與渣打中期目標計劃的10%仍有很大距離。

  與德銀觀點相近,摩根士丹利亦指渣打的收入前景不樂觀,原因是市場流動性充裕,以致銀行淨息差持續受壓;收入面對壓力,貸款減值撥備前的經營利潤(PPoP)亦會持續疲弱,估計即使到了2019年,其ROE也只為6%左右。

  大摩料不良貸續高企

  渣打近年盈利下跌甚至錄得虧損,壞帳急升是其中一項主要原因。隨着「清算組合」逐步出售,大摩指該組合的資產質素在上半年亦見改善;不過,持續經營業務的不良貸款在上半年急升,加上亞洲區經濟疲弱,料不良貸款將持續高企,令整體信貸成本高企不下。儘管資產質素最惡劣的時間或已成過去,大摩相信渣打的信貸成本在2016至18年期間仍會高於正常水平。

  收入疲弱之下,若要提升ROE,大摩指唯一方法是削減成本;然而,在科技及監管成本持續增加之下,若要在主要市場保持競爭力,要削減成本顯得相對困難。

  渣打去年宣布將於未來三年在全球投放15億元提升科技,其中包括「Touch Login」指紋認證流動銀行服務。另外,渣打香港公布,Touch Login服務將由今日(10月31日)起供渣打客戶使用,成為全港唯一能讓客戶以指紋認證便可享用多類型流動理財服務的銀行,包括查閱帳戶結餘及信用卡交易、轉帳及繳付帳單。此外,渣打香港亦計劃於明年首季推出家用版視像銀行服務,方便客戶在家中使用渣打的銀行服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