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很多民營企業反映政府「不作為」現象時有發生,庸政懶政怠政現象有所抬頭
「表面上對你客客氣氣,給他送錢送物也『義正辭嚴』地拒絕,但事情就是不給你辦。」南京一位民企老闆坦言,以往企業找官員辦事,一般來說「打點」一下都能順利辦成,但在中央強力反腐的壓力下,很多官員都不敢收受錢物。他們現在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辦事就有可能出錯,不辦事永遠不會出錯」,這種庸政懶政怠政現象,已經對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在江蘇省工商聯的調研中,很多民營企業反映政府「不作為」現象時有發生,庸政懶政怠政現象有所抬頭。一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辦事動力不足,過於懼怕「工作上出事」,更加注重所謂的「安全」。
「隱性審批」仍大量存在
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有些政府主管部門,「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事不辦了」。儘管中央政府簡政放權力度很大,但由於基層原因而受到較大的「對沖」。
江蘇晨風集團董事長尹國新也批評,一些政府部門仍貪戀和濫用權力,拒絕簡政放權。例如中央公布了一系列降低企業成本的政策,但去相關部門諮詢時,「答覆說我們還沒接到通知,說完坐在那裏不理你了,你能怎麼辦?」
「現在新建一個廠房要辦的手續和收費比以前不知道要多多少」,尹國新同時指出,各種名目繁多的手續和收費讓企業不勝其煩,「感覺負擔不僅沒有減輕,而且比以前還重。」
江蘇省政府研究室等單位開展的「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問卷調查也發現,投資「隱性審批」仍大量存在,中介成本明顯偏高。在許多領域,企業投資仍然要出具第三方評估報告,這既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成本,更增加了企業的時間成本。雖然國家要求減少審批項目,縮短審批時間,但企業辦理建設項目手續程序依然比較繁瑣。
調研結果顯示,25%的企業遇到過中介服務費過高的情況,企業在問卷中建議應大力減少審批事項,進一步完善價格制度和規範服務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