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甯漢豪上周參與特區代表團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河北雄安新區。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上周參與財政司司長率領的特區代表團,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河北雄安新區,了解兩區在城市規劃、重點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及環境保育等方面的經驗。甯漢豪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此次考察獲得啟發良多,總結四點經驗推進北都建設。她表示,北部都會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重要平台,讓香港可以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雙重優勢,驅動大灣區發展。發展局將繼續全力推進和統籌北都建設,締造宜商、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都會。
甯漢豪表示,代表團參觀了北京朝陽區亮馬河及城市副中心大運河的文旅項目,感受兩個新區如何保留自然水系、活化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市民喜愛的休閒空間。優質環境和生態保育,對新區吸引企業、人才和居民進駐,至關重要。政府在香港構建北部都會區的過程,會着力環境綠化,積極保育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讓這些要素成為北都的重要部分,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及提升生活質素。
「校城融合」引證協調發展重要
代表團亦考察了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及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的建設,並與校方交流經驗。甯漢豪表示,大學城是北都發展的重點內容。政府最近提出洪水橋大學城用地由5公頃增加至9公頃,牛潭尾大學用地由46公頃增至52公頃,連同新界北新市鎮一帶預留的約40公頃,北都大學城用地約達100公頃。通州和雄安「校城融合」的理念,印證本港將大學用地與周邊配套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甯漢豪表示,基建先行是北都發展的基調。古洞站將於2027年落成啟用,服務古洞北新發展區。其他主要交通基建如北環綫將全速興建,配合新區企業和人口進駐。今次的考察活動近距離目睹內地驚人的建設速度,政府必須做好明確規劃,配合高效執行,讓北都發展盡快落地見效。
甯漢豪說,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及雄安新區,都看到既有宏觀的空間用途規劃,亦重視微觀的項目落地安排,對設施建設及設計,以至企業進駐的先後次序作出精心部署。隨着北都進入建設階段,這亦是特區政府要多加留意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