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0月31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三期在廣東廣州開幕,吸引大量外國客商。圖為採購商體驗智能理療產品。\中新社
記者10月31日從國家發改委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已全部完成投放,有力支持了一批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項目建設,預計將拉動項目總投資超7萬億元,重點投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消費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
國家發改委正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綱要草案》編製相關工作,已在國家發改委官網等網絡平台廣泛徵集對關係國計民生的20多個重點領域的發展建議。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中國經濟運行穩、動能足、質效升、韌性足、潛能大,常態化政策預研儲備並視情及時出台實施,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
李超表示,研究起草「十五五」規劃《綱要草案》,嚴格對標對表《建議》精神,科學測算主要指標,論證提出一批可操作、能落地的重大任務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將《建議》提出的方向性要求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務實舉措,按程序提請黨中央、國務院審議後,提交明年十四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
「五年規劃反映的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大公約數』。」李超介紹,國家發改委門戶網站、中國政府網等網絡平台醒目位置已開設專欄或設置鏈接窗口,廣泛徵集對關係國計民生的20多個重點領域的發展建議。同時,還將專門徵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科研人員、青年、農民、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意見建議,深入了解群眾所需所盼。
2000億元專項債券 支持地方建設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方面,組織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放。李超介紹,截至目前,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5000億元資金已全部投放完畢,共支持2300多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萬億元,重點投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消費基礎設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等城市更新領域。
「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對經濟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時還支持了一批符合條件的重要行業、重點領域民間投資項目。」李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各地方和有關中央企業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加快推動擴大有效投資政策落地實施。近期,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了5000億元,用於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和擴大有效投資。其中,新增了2000億元專項債券額度,專門用於支持部分省份投資建設。
國際經濟組織調高中國增長預期
談及中國經濟運行態勢時,李超表示,前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我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總體看,有運行穩、動能足、質效升、韌性足、潛能大5方面特點。面對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前三季度我國貨物出口仍保持7.1%的增速;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出口增速分別達11.9%、9.6%,不少國貨「潮品」成為全球「爆款」;出口布局更加多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2.4%。
「前三季度的成績為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最近,一些國際經濟組織紛紛調高對我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10月最新預測都將我國2025年經濟增速較4月預測大幅調高0.8個百分點。」李超表示。隨着各項政策效應持續落地見效,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