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美國大選唯一一次副總統辯論。兩個副總統候選人——民主黨的凱恩和共和黨的彭斯,之前並不太為州外人所知。彭斯能否幫助共和黨扭轉形勢是關注的焦點。辯論還是以負面攻擊為主,凱恩從頭到尾展開密集攻擊,彭斯斯文冷靜,在風度上明顯勝出。雖然他沒有為特朗普作出有力的正面辯護,但也不乏連消帶打,在克林頓基金會和外交政策等方面對希拉里反擊。
事後CNN的民調顯示,彭斯以48%比42%小勝凱恩。但副總統辯論更是捍衛主將的辯論,這方面凱恩做得很好。而彭斯則不免被指為自己2020年的競選鋪路。加上此次副總統辯論的收視率創下2000年之後的新低,削減了彭斯「勝利」的效果,基本無法阻止希拉里再次走強的勢頭。
特朗普繼續在稅表問題和歧視婦女問題上展開反擊。對於後者,他不但把炮口對準比爾.克林頓,還揚言希拉里「不能滿足」丈夫,並指責她威脅「受害者」,變相「幫助」克林頓,甚至毫無根據地指責希拉里對克林頓不公。這種指責不僅是誹謗與否的問題,還有很強意味的「性別歧視」潛台詞。特朗普此舉只會進一步推開中產白人婦女的選票,極為不智。
「大巴門」震撼全美
美國大選素有「十月驚奇」一說,意思是投票前一的個月,要麼會發生足以決定選情的突發事件,要麼雙方必將放出「勝負手」。果然,上周五雙方都放「大招」。大選開始就和特朗普「對着幹」的《華盛頓郵報》,放出2005年特朗普在一輛大巴上和娛樂節目主持人比利.布什(和布什家族沒有關係)的一段對話錄音。特朗普先稱自己最近勾引一個已婚女主持未遂,隨即又炫耀,因為自己是明星,對女人一般都可以為所欲為。他甚至向比利傳授「把妹」的經驗,用語淫穢露骨,令人瞠目結舌。
「大巴門」瞬間震撼全美,威力更勝席捲美國東南部的「馬太」颱風。民主黨陣營自然加緊發動更猛烈的攻擊,而共和黨建制派也更加惱怒——幾乎每一個頭面人物(包括彭斯)都發表聲明譴責。眾議院議長萊恩臨時取消了和特朗普一起站台拉票的計劃,麥凱恩等一大幫參議員宣布撤回對特朗普的支持。一些共和黨人上周五晚在華盛頓召開緊急會議,商量能否罷免特朗普,或者讓特朗普自行下台,推舉彭斯為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頓時面臨共和黨建制派全面倒戈的危險,不得不在周六凌晨發表道歉聲明。但隨即話鋒一轉,揚言在星期天晚上的總統辯論中,將爆克林頓性醜聞的「黑料」。
共和黨建制派為何對特朗普難以容忍?主要原因還在於共和黨建制派多是新保守主義者,重視道德觀念和家庭關係。在他們看來,美國總統不僅是政治家,還要能作為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習的道德模範。里根、布什父子、麥凱恩和羅姆尼等都是這樣的人。「大巴門」中有幾點都令他們無法接受:首先是婚外勾引有夫之婦,其次是玩物化女性,最後才是語言粗鄙。這完全超越了新保守主義者的道德的底線。
特朗普代表的另類右派,與茶黨/基督教保守派和新保守主義者,在這次選戰中構成了關係薄弱的聯盟,其中新保守主義者最為「離心離德」。「大巴門」在另類右派看來是小題大做,甚至恰恰證明「特朗普很真實」。但對於新保守主義者而言,就是徹底毀滅他們忍耐力的最後一條稻草。
俄羅斯與民主黨電郵
「大巴門」的破壞力如此之大,乃至維基解密在同天爆出的新電郵成為炮灰。電郵公開了希拉里的華爾街講話節選,顯示希拉里相信政客必須有公開和私人的立場。希拉里隨即解釋,這句話是在討論林肯政治手腕時的總結,乃政治家的共性。而美國政府隨即宣布,正式確認俄羅斯政府與攻擊民主黨電郵有關,是外國政府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干涉美國選舉。
在「大巴門」的陰影下,迎來了第二場總統辯論。特朗普專門邀請了克林頓性醜聞的「受害者」入場,企圖對希拉里增加壓力。辯論中,特朗普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沒有輕易墮入進希拉里的攻擊陷阱。反而一再主動,用奧巴馬醫保、班加西、克林頓性醜聞等上次「漏發的炮彈」打斷和攻擊希拉里。
兩人在場上的相互撕咬,比上一場更為激烈,但場下的觀眾已經不勝其煩。除了反覆的相互指責,兩人沒有進行任何有深度或實質性的闡述。特朗普滿足了基本盤的期望,但沒有任何政見或魅力,可吸引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白人。希拉里延續了上一場風格的水平,但依舊無法令千禧一代對她有任何改觀。現場有人提出了最後一個提問——對方值得稱道的一點是什麼?希拉里的回答是特朗普優秀的孩子們,特朗普的回答則是希拉里是永不放棄的戰士。這恐怕是雙方在這場辯論中唯一的閃光點。 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