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同是加辣 港星效果大不同\李耀華

時間:2016-10-06 03:15:45來源:大公網

  香港樓市火熱朝天,嘉湖山莊一個複式單位賣1200萬,超越了九七年水平,其他地區的二手屋苑亦頻頻破頂,但同是四小龍的新加坡樓價,在第三季卻創七年最大跌幅,而且更錄得自從1975年以來最長的跌浪。雖然新加坡政府與香港政府同樣早在2010年已實施了打擊樓市炒賣的措施,俗稱辣招,但何以新加坡有效,但香港卻效用不彰呢?最主要原因是新加坡人一般都是有殼一族,私樓一般只屬投資工具,與普羅市民的關係並不密切。

  香港樓價上月創下今年以來最高水平,比起去年的高位亦僅差6%水平而已,隨着美國加息步伐將愈來愈慢,而一手樓樓價與二手私樓的差距日漸拉闊,所以二手私樓再度成為置業人士首選,破頂的成交價紛紛湧現。

  但一向走在全球樓市前的新加坡,第三季的樓價卻下跌了1.5%,為自從2009年次季以來最大,同時,樓價已連續下跌了12季,創1975年以來最長的跌浪。與2013年高月的最高位比較,新加坡目前的樓價已共回落了一成一,不可謂不少。

  新加坡已從高位回落,但香港卻有再度挑戰歷史新高之勢,難道新加坡的辣招得宜,但香港的卻無效?這主要是兩地樓宇需求不同的關係。早在七十年代,新加坡政府為解決當時國民住屋的問題,便借鑒香港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推出組屋計劃。事隔四十多年,這個計劃已令全國八成多人口有安身之所,而一般有意成為新加坡公民者,只要取得永久居留權,亦可以以較優惠的價錢買入組屋自住。

  況且新加坡人除了可分配組屋外,亦可以非市場的價格向政府買入組屋,而且政府亦可向有意買入組屋者安配分期付款,情況就與香港供樓相同。同時,一般市民亦可以動用中央公積金的供款來購買組屋,人人得以一圓業主之夢。

  由於組屋的供求都由政府來控制,雖然可在二手市場買賣,但價格的升跌一般都很穩定,自從去年第二季以來,價格都幾乎停滯不前,升跌幅接近零的水平。

  至於私人住宅方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僅一成三國民住在公寓(私樓),而其中主要都是海外僱員或是外地移民,又或是比較富有的新加坡人,所以新加坡的私樓,根本就不存在供應不足問題,而私人房屋一般都只被視作為投資商品,正如貴金屬或珠寶首飾等,價格全視乎市場供求而定,而不涉及人們基本需求。

  所以相對香港土地資源有限,人口和住屋需求日漸增加,以及年輕人對私人空間的要求愈來愈迫切來說,新加坡政府的辣招不用太嚴厲,私樓價格亦會在經濟下滑的影響而下跌,並不像香港般,不論經濟好壞,樓價都照升如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