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境外發債體在點心債市場相對保持活躍,佔總體發行量超過六成
今年以來,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面對貶值壓力,以及內地加大開放境內債券市場,都令「點心債」(即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步伐放慢。據Dealogic統計,今年首九個月點心債發行量跌至72億(美元,下同,相當於約480億元人民幣),是最近六年最低水平;另方面,「熊貓債」發行量則錄得6190億元(約4.12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點心債發行量於2014年攀上歷史高位之後,最近兩年均持續滑落。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首九個月的點心債發行共161宗,發行量只為72億元(約480億元人民幣),是自2010年(9.8億元)以來的低位。
成本低 中資轉戰在岸市場
中銀國際固定收益研究團隊最近發表報告指出,點心債發行量放緩,主要原因是來自中資發債體的發行量減少。由於境內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比離岸市場為低,中資機構自然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在岸市場,這樣便會削弱這些機構於在離岸市場發債的意願。
此消彼長之下,熊貓債(即境外機構於中國在岸市場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發行量則屢創新高。
Dealogic指出,今年首九個月的熊貓債發行量達619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42億元增加39%;法國企業Veolia九月一日發行10億元人民幣的熊貓債,是首次有法國公司透過內地熊貓債市融資。
境外機構發點心債保持活躍
中銀國際指出,雖然中資企業發行點心債的興趣減弱,惟境外發債體在點心債市場保持活躍;在今年首八個月,來自非中資發債體的點心債發行量為491億元人民幣,佔總體發行量的64%,較2015年同期的51%和2014年的21%,佔比持續上升。
點心債簿記行排名方面,法巴以22.7%市佔率高踞首位;渣打銀行排次席,市佔率14.4%;滙豐銀行以9.3%排第三位,中銀香港(02388)以8.5%位列第四。
整體而言,亞太區(日本除外)今年首九個月的債券發行量達到1.08萬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其中中國的發行量6992億元,佔亞太區市場的65%,較去年同期的5197億元和58%為高。
人民幣貶值預期揮之不去,令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下降,以致今年以來,香港人民幣存款不斷下滑。
中銀香港(02388)高級經濟研究員卓亮表示,與高位相比,香港人民幣資金池已縮減三分之一,至八月底的大約為7000億元人民幣。然而隨着人民幣匯率逐漸企穩,他相信人民幣資金池跌勢最急的時期已經過去。
點心債總體回報率0.97%
卓亮續說,現時不少已發展國家的債息接近零息回報,而人民幣主權債回報仍有2至3厘,相信隨着人民幣進入SDR,以及內地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各國央行和主權基金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欲有望與日俱增。
中銀國際指出,由2015年初至今年八月為止,以美元計算的點心債總體回報率為0.97%,高於歐元債券(-1.87%)和英鎊債券(-4.62%),但低於日圓債券(23.92%)和美元債券(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