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今年是人民幣納入SDR的「加冕年」,但進入SDR貨幣籃子後並非一勞永逸。按IMF規定,SDR每5年開展一次檢討,若條件不符可能被退出,這無疑對人民幣匯率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分析相信,納入SDR後人民幣仍會繼續市場化改革,藉此夯實在SDR中的地位,建議決策層提高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擇機進一步擴大匯率日間波幅。未來要更多參照SDR籃子,讓人民匯率維持合理均衡水平。
去年「811匯改」及10月人民幣納入SDR後,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改革倍加關注。「入籃後,意味人民幣享有儲備貨幣地位,同時中國政府也有責任在貨幣政策方面保持一致和協調的溝通。這些都是成為儲備貨幣後要負起的責任。」IMF戰略、政策與檢查部主任蒂瓦里日前表示。
「決策層必須提高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允許人民幣有較寬的波幅。」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美國國務院富布賴特研究學者奚君羊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高,境外持有人民幣的需求和跨境資金流動規模也會越大;同時,境內若有好投資渠道或商機,境外人民幣也會回流境內。推進國際化意味着未來人民幣匯率制度要愈加適應市場化要求,匯率制度也有進一步市場化。
下月貶值壓力或加劇
奚君羊補充說,當人民幣有升值壓力時,決策層要逐步放鬆對進口的限制,同時放寬對資本外流的限制;反之,就應更多地將政策聚焦鼓勵出口和資本流入,逐步過渡到讓更多市場因素發揮作用。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也同意,未來人民幣匯改應先進一步完善匯率市場化程度,包括逐步擴大人民幣匯率日間波幅,進一步減少政府干預程度,並提高市場匯率形成機制中的作用。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還指出,未來人民幣可與更多其他貨幣直接對應,在此基礎上完善人民幣衍生品市場。
市場關注人民幣入籃後,或加速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交銀國際分析師譚淳稱,美聯儲加息預期將反覆加熱並推升美元指數走高,預計美元將在10月中旬走強,並於11月底或12月初期見頂,人民幣於10月中旬貶值壓力將逐步加劇。
不過,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相信,過去數月中國似乎已允許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貶值,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6.7左右,年末不會跌穿6.8。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的大幅貶值,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料在相對窄幅的區間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