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之所以能夠興起,背後需要不少能造就話題的眾籌故事。其中較出名的是智能手表Pebble,該發起人於2012年在Kickstarter首次集資,一舉籌得逾1000萬美元,為自身建立了品牌的同時,也幫助了Kickstarter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回饋式眾籌平台。
一個平台總需要一些「明星」產品,讓平台「鍍金」成名。Kickstarter幸運地有Pebble於2012年登陸平台,且成功籌得過千萬美元。及後,Pebble每次準備新產品時,都會在Kickstarter集資,其中有一次眾籌活動,Pebble只花了17分鐘便達到融資目標,且最終集得逾2000萬美元,成為Kickstarter歷年眾籌金額最多的項目。可見發起人與平台是容易建立一種長期關係。
港產飛機眾籌飛越全球
至於香港市場方面,其實也不乏一些具話題的項目。最近一則有關香港人鄭楚衡希望自製一架港產飛機,並能夠環遊世界的項目—「香港起飛Inspiration」,該項目曾於本港的眾籌平台Umadx集資,獲得超過10萬元集資額。不過由於未達到集資目標100萬元,而未能得到款項。但發起人在別的途徑得到資金,且正在駕駛飛機環繞世界。
另一則眾籌故事是來自另一平台Fringebacker,這是由資深傳媒人吳曉東發起成立通訊社「傳真社」的眾籌,該項目最終得到近60萬美元的資金。項目能夠成功,與發起人具知名度有一定關係,Fringebacker若要知名度再上一層樓,未來仍需要一些沒有多大名氣的發起人,透過項目成功眾籌製造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