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讓人淚目 「劉老庒連」戰旗多了一「點」

時間:2025-09-05 05:02:39來源:大公报

  圖:「劉老庒連」戰旗上的「庒」字保留了1943年旗幟上的同款字體,以示對先輩們浴血奮戰、不屈不撓精神的傳承。圖為9月3日,戰旗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央視新聞報道:九三閱兵式上,80面抗戰英模部隊榮譽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承載着歷史榮光,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劉老庒連」(簡體字為「刘老庒连」)戰旗上的「庒」字多了一點。其實,這是保留了1943年旗幟上的同款字體。這種做法,也是對先輩們浴血奮戰、不屈不撓精神的傳承。很多網友淚目:「不能讓英雄們找不到自己的部隊!」

  劉老庒連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英雄連隊。1943年春,日軍對蘇北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二營四連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在淮北地區劉老庒一帶與1000多日偽軍展開激戰。面對數倍於己且裝備精良的日軍,戰士們奮勇阻擊,拚至彈盡糧絕,全連82人全部壯烈犧牲。

  劉老庒戰鬥結束後,在烈士壯舉的感召下,又有82名主動參軍的當地青年被編入新四軍第七旅,重新組建第四連,並命名為劉老庒連。因為當時的書寫習慣,旗幟上的「庒」字就多了一點。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異體字為非規範漢字。同時,該規定也指出了允許使用的六種場合,其中包括: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況。閱兵儀式上使用的「庒」字就屬於允許使用的一種特殊情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