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門正在逐步敞開的中國A股市場,需要完善監管、提升風險管理,才能應對外圍金融風險傳導的威脅 中新社
出招去槓桿防患未然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及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其中強調去槓桿的關鍵是金融部門的基礎改革,意味完善資本市場監管制度,以配合市場改革與開放,特別信貸膨脹過快可能產生金融系統性風險。
市場昨日傳出當局醞釀出招去槓桿,防患未然,規範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即所謂影子銀行,通常一些機構如私募基金透過商業銀行將資產證券化獲取資金,而商業銀行則將資產打包成為理財產品在市場發行出售,但私募基金等機構獲取資金後,多會從事高槓桿、高風險的投資操作,一旦機構資金鏈斷裂,隨時拖累商業銀行,被迫要「上身」。因此,當局對影子銀行實在不能不管。
應規範銀行表外業務
去年A股出現急升暴跌的過山車走勢,一個主因是槓桿率過高,當時券商場外股票配資平台以及銀行理財產品大行其道,為高槓桿、高風險炒作行為提供大量資金來源。
現時需要認真汲取教訓,規範商業銀行表外業務,不可能完全不受限制。傳聞當局推出史上最嚴的銀行理財規管措施,包括限制發行出售理財產品,或是理財產品不能投資非標和權益資產,甚至要求銀行成立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制度,要從淨利潤中提撥風險準備金。
有利A股走向國際化
上述消息一出,上證綜指一度大跌百分之三點六,收市跌幅收窄至百分之一點九,仍然失守三千點,而深成指數及創業板指數收市分別急挫百分之四與百分之五。
其實,世界經濟不確性上升以及債務水平迭創新高,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風險不低,大門正在逐步敞開的中國A股市場,需要完善監管、提升風險管理,即要強身健體,才能應對外圍金融風險傳導的威脅。
事實上,影子銀行問題常成為外資唱衰中國經濟的藉口。據穆迪最新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影子銀行資產增三成,至去年底達近五十四萬億元,相當於GDP的百分之七十八。
在深圳上市的股份以中小企業股份為主,預期炒作更濃,在深港通通車之前,更需要做好規管工作、遏抑市場不當行為。中國出招嚴控影子銀行風險勢在必行,短期A股或有震盪,但長遠有利A股國際化。華夏滬深三百(03318)在三十七元以下有一定值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