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外需依然疲弱,按美元計價五月內地出口同比跌4.1%,跌幅大於市場預期;但另一方面,進口則受去年基數效應、內需有所恢復及進口價格上升等帶動,進口同比降幅創2014年10月以來最低,至下跌0.4%。若按人民幣計價,上月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升1.2%、5.1%。分析認為,外部環境今年疲弱預期難改、內需是否延續回暖也存在不確定性,上半年外貿難現明顯改觀,要實現全年的目標仍有較大壓力。\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外電此前估計五月內地出口跌3.6%、進口跌6%。受進口跌幅大幅收窄,當月按美元計實現貿易順差499.80億美元,低於外電調查預估中值580億美元。若按人民幣計價,上月出口、進口同比升1.2%、5.1%,實現貿易順差3247.7億元。
外需弱 出口跌幅擴至4.1%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分析認為,上月以人民幣和美元計價中國外貿數出現差異,或與當月人幣兌美元的貶值效應有關。
他稱,上月出口跌幅擴大,表明外需整體偏弱,而進口增速的改善,則與去年同期低基數因素,及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回調有關,且內地投資增速的企穩也增加了市場對大宗商品進口的需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指出,內地需求在持續復甦,國際需求保持基本平穩,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一定程度貶值,對穩定外貿也有一定幫助,隨?人民幣貶值壓力持續釋放,而從中美戰略對話成果看,也不排除未來人民幣有一次貶值的可能,估計下半年出口形勢會有所好轉。
不過,上月內地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較前值回落0.7,至33.1,顯示三季度出口或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今年外貿增速料仍收縮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明言,由於整個外部環境處於疲弱的狀態,上半年外貿難以有比較明顯的改觀,全年壓力還是比較大。
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亦同意,當前發達經濟體經濟形勢相對偏弱,全球經濟復甦依然緩慢,因此內地出口短期難現明顯改善,預計今年全年以美元計價的內地出口、進口增速總體仍將處在收縮階段。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人民幣一籃子匯率走弱對出口依然有利,但僅憑貶值的外貿擴張邊際效用正在遞減;鑒於全球經濟復甦不及預期,但第八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有助於提振中美貿易,預計後期內地整體順差仍將延續。
姚少華判斷,隨?美聯儲升息步伐的臨近,人民幣兌美元及一籃子貨幣或現一定程度貶值,但這僅利於未來數月的出口增長。綜合今年前五個月外貿數據,該行將今年全年出口、進口增長預測值分別從2%和0%,調降至負1%和負3%。
內地去年進出口增長目標為6%,但實際數據為跌7%。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外貿預期目標為“進出口回穩向好”。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按人民幣計價,內地進出口同比跌3.2%,較前四個月收窄1.6個百分點。
其中,出口跌1.8%,收窄0.9個百分點;進口降5%,收窄2.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4萬億元,擴大8.2%。按美元計價,今年前五月內地進出口同比跌8.6%。其中出口跌7.3%、進口跌10.3%;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174.9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