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具前瞻性政策,香港金融業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
施政報告在推動金融業發展有不少新猷,包括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吸引內企在港設地區財資中心,帶動金融服務增長,同時提出增建黃金倉儲及精煉廠,加快建設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當局亦會帶頭使用人民幣支付,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令香港金融業全方位發力。
全球看好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掀起投資中資科技股熱潮,帶動包括在美中概股等內地企業在港上市數目急增,今年香港大有機會重奪全球新上市集資額冠軍寶座。
出海平台功能增 助吸企業落戶
近日港交所股價反覆上試466元的一年高位,反映香港金融動能充沛。事實上,施政報告在推動金融業發展方面有不少亮點,一是增強香港作為內企出海平台功能作用,從而激發會計財務等金融服務業的新增長點。憑品質、技術、創新優勢,中國品牌逐步在全球打響名堂,內企正加速走向國際。例如比亞迪海外汽車銷售快速增長,佔比有望升至逾五成。目前內企正積極建立面向國際市場的據點,香港實在機不可失。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強化香港作為內企出海平台功能,大方向正確,可吸引更多內企在港設地區總部或財資中心,使用香港銀行、金融服務。此外,施政報告提出拆牆鬆綁措施,便利引進企業、發展產業,如訂立北部都會區專屬法例,簡化程序審批,並設專項撥款,由政府主導產業方向,可望加快北都發展,預期項目融資逐步進入高峰期,帶旺整體金融業。
二是擴大黃金倉儲及設立黃金精煉廠,加快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打造金融新亮點。全球去美元化步伐持續加快,黃金已成為儲備資金,香港拓展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正合時宜。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此舉相信可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助力國家爭取黃金定價話語權。同時,施政報告又提到擴大黃金倉庫規模,未來三年目標超逾2000噸,並建立黃金精煉廠,推動發行黃金基金及代幣黃金產品,為香港全面進軍黃金等大宗商品市場作好策略性部署。
力拓黃金交易 推動人民幣支付
三是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持續性發展,當局帶頭使用人民幣支付,勢必為離岸人民幣投融資業務帶來發展新商機,從而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施政報告指出,金管局將利用與人民銀行的貨幣互換協議,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融資安排,向企業提供貿易、日常營運、資本支出所需較長的人民幣融資。同時,施政報告透露政府將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並將研究在合適的場景下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市場估計當局可能使用人民幣購買東江水,而個人未來不排除可用人民幣支付交易印花稅。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具前瞻性政策,香港金融業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