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補貼大戰經歷首輪激戰之後,三大巨頭阿里巴巴(09988)、京東集團(09618)和美團(03690)相繼交出最新業績成績單。最近一季,三大企業銷售費用均有上升跡象,其中包括外賣補貼及廣告開支,導致其盈利能力下跌。
美團作為外賣市場原霸主,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今年第二季經調整後淨利潤按年下跌89%,至僅14.9億元(人民幣,下同),期內營銷開支按年增長51.8%至225億元。根據瑞銀的報告顯示,其內地外賣市場份額已從74%降至65%。
京東雖然第二季營收按年增長22.4%,惟淨利潤暴跌51%至61.8億元。其新業務(包含外賣)虧損更高達147.8億元。相比之下,阿里似乎更能消化價格戰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營收僅增2%,但整體淨利潤卻按年增76%至432.82億元,顯示其有能力通過其他業務消化外賣補貼虧損。
阿里業績能在補貼戰中相對穩定,主要得益於其生態協同效應。管理層強調,餓了麼補貼為淘寶及淘寶閃購帶來流量增長。同時,阿里更改業務分類方式,將餓了麼併入電商業務,不再獨立披露其財務數據,進一步淡化補貼戰的負面影響。
餓了麼市佔率升至28%
據了解,餓了麼市場份額已從13%提升至28%,可見補貼戰的確改變市場格局,而阿里股價年內已升逾70%,可見市場對阿里持樂觀態度。外賣大戰第一回合已結束,如何平衡市場份額爭奪與盈利能力,將成下一階段看點。
(作者為致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