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聽得見的城市/盧定彰

時間:2018-06-27 03:17:01來源:大公網

  圖:作曲家鄺展維(Charles,左)與視覺藝術家鄧啟耀(Frank)/作者供圖

  《看不見的城市》是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代表作。書中透過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報告環遊世界的經歷,啟發讀者思考城市、社會空間與自身的關係。

  想起這本書,是因為本地作曲家鄺展維(Charles)和視覺藝術家鄧啟耀(Frank),近日聯同香港創樂團(Hong Kong New Music Ensemble)和藝術組織「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展開一個名為「聽得見的城市」(Our Audible City)的半年計劃。計劃包括六個音樂演出和一連串的工作坊,旨在把音樂帶出演奏廳,探索一些被忽略的城市聲音,並將之與音樂結合,從而打造一種獨特的聆聽體驗。Charles特意為香港六個不同場域,創作一系列統稱為《亞特拉斯》(Atlas)的音樂作品,配合Frank所繪的地圖,帶領參與者彷彿化身卡氏筆下的城市漫遊者,從聆聽的角度出發,並通過想像,重新感受和解讀一些城市空間的面貌。首個表演將於六月三十日(星期六)傍晚,在近日最炙手可熱的打卡地標——「大館」免費演出。

  Charles於香港中文大學完成音樂學士課程後,負笈英國,分別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約克大學取得作曲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小交響樂團作當代音樂研究。問Charles整個計劃的意念何來?他說近年受John Cage、John Luther Adams等當代作曲家啟發,開始思考音樂與各種演奏空間和周遭環境聲音(ambience)的關係:「一首音樂作品,在不同的場域演奏,必會因空間的各種物理特質而有所變化。例如,聲音與觀眾的距離遠近,以致回音的多少,都會影響音樂的表現。人們一般習慣視演奏廳為最理想的音樂表演場地,但其實那只是適宜某類音樂(西方古典音樂)。世界上許多音樂文化,好像中樂和爵士樂,其實都是以音樂廳以外的場域作為考慮。我以此作為創作起點,希望探索更多新的聆聽經驗。我相信透過音樂這個媒介,觀眾亦可對場域的空間有另一層感受和認知。」

  Charles為六個非為音樂演奏而建造的公共空間,創作了一系列音樂,並將之譜在Frank所繪的地圖之上。Frank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二○一四年獲邀參與蘇黎世藝術大學為期半年的藝術家駐留計劃。近年,他積極探討城市人生活和大自然的關係,作品常與中國水墨有關。Frank所製的地圖不是為了如實地呈現建築物和空間的面貌,而是以不同物件(主要是樹)來代表音樂發生的地方。我看起來,Frank的「地圖」確實更像一幅中國山水畫,意境幽美。

  Charles寫音樂的時候,考慮到各個場域的物理條件,包括建築物的布置、物料結構造成的回音、場域的環境聲音等,所以,《亞特拉斯》是一種「場域特定」(site-specific)的音樂演出,必須在有關場域演奏,才能完整呈現作品的所有特性。Charles有意把空間的特色收錄於作品之中,成為作品不可分割的元素:「音樂和建築本質都是短暫性的(transient),不能避免地隨時間變化,不會永遠長存。例如『大館』,曾經有人在那裏生活過,但經重修後那些痕跡已不復存在,現在變了另一光景;所以,我希望透過今次演出,紀錄空間當下的風貌。」

  這次演出,由香港創樂團十二位樂手在那裏擔任。樂手會分布於建築群的不同空間,個別樂手亦會按預定的路線移動;觀眾則可根據個人喜好自由走動。我問:「那觀眾未必聽得清楚所有樂器?」Charles回應,這正是創作的意念之一:「觀眾不必要,亦沒可能完整的聽到所有聲音,正如一個人永遠無法理解整個世界;更重要的是,感受演出當下。觀眾或許會感到迷茫,我正是希望透過這種聆聽經驗,讓觀眾思考更多音樂與空間的關係。」

  站在建築物的不同角落聆聽Charles的音樂,回味過去的人和事,感受當下的聲音,是對昔日香港的沉思,亦是對香港未來的推想。我相信,這必定會是一趟不可錯過的寶貴體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