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抗戰讚歌/觀眾:《東極島》具藝術與教育價值

時間:2025-08-18 05:02:03來源:大公报

  左圖:《東極島》改編自二戰期間,中國漁民營救英軍戰俘的歷史事件。右圖:《東極島》優先場吸引大批觀眾入場觀看。\大公報記者郭悅盈攝

  電影《東極島》將於8月28日正式在港上映,周日(17日)在影藝戲院舉行優先場放映,現場入座率近八成。影片細膩再現中國漁民在炮火與巨浪中冒死營救英國戰俘的歷史事件,展現戰火中的人性光輝。觀眾全程專注,既因片中黑色幽默的情節而哭笑不得,亦被演員真摯演繹而感動落淚。片尾播出一段短片,記錄倖存者及家屬回顧,讓歷史記憶得以延續。影片忠於史實,具備藝術與教育價值,引發觀眾對勇氣、責任與人性的思考。\大公報記者 郭悅盈

  優先場吸引了大批觀眾入場,觀眾全神貫注欣賞,即使有人短暫離席,也會迅速返回,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片段。影片中,語言不通導致「雞同鴨講」、槍支打不響等帶有黑色幽默的情節,以及漁民在炮火下冒死下海救人、戰俘在巨浪中掙扎的畫面,都讓觀眾哭笑交織。

  尤其是兩位男主角阿贔與阿蕩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觀眾能感受到島上居民雖長期秉持「忍」的生存哲學,但在危急時刻仍冒着生命危險救援英軍戰俘,讓人感受到那份勇敢無畏及熱血擔當。

  場景細緻聲效逼真

  影片透過細緻場景,呈現當年漁民冒死營救英軍戰俘的情景。海上營救、巨浪顛簸,以及漁民面對日軍威脅仍奮不顧身的畫面,緊張感十足。影片的聲效設計也備受好評:海上風浪拍擊船體的聲音、日軍炮火炸裂的瞬間,以及漁民奮力划船的動態音效,都讓觀眾彷彿置身現場。

  導演在場景、角色與動作的安排上極具講究,畫面拍出了豐富藝術感。觀眾蔡小姐表示,雖然影片取材自歷史事件,但導演適度借題發揮,使故事更易理解、情感更有層次。作品在尊重歷史原貌的同時,也保有生活氣息與藝術韻味,僅透過畫面已經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行動與情感。

  電影片尾字幕落幕後,隨即播出了一段短片,是記錄倖存者及其家屬的採訪。真實漁民後代談到,當年的營救事件差點被遺忘,而影片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這段歷史。

  呈現無私救援行動

  一位當年參與救援的老漁民表示:「這些都是命,那肯定是要救啊。」展現漁民的善良和對生命的尊重。倖存英軍戰俘的後代也表達敬意,其中丹尼斯.莫利的女兒維尼回憶父親的經歷,稱中國漁民是「拯救他們脫離地獄的天使」,即便救援者已不在人世,她仍然希望向漁民的子女和後代表達謝意,強調中國漁民是真正的英雄,應該被永遠銘記。

  觀眾被影片深深感動,認為作品在還原歷史的同時,也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校長陳家偉表示,影片透過漁民在危險環境下的救援行動,引導觀眾思考人性、責任與勇氣,使歷史教育與觀影體驗相得益彰。

  彭先生則認為這是一部值得親自走進影院觀看的作品,他指出,影片呈現了戰爭破壞中的另一面,即使在最殘酷的時代,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仍能閃耀。

  觀眾林小姐劇終後淚盈滿眶地說:「真的很感動,也很佩服演員們,演得很好。」她特別提到,許多潛水鏡頭都是演員親自下水完成,「真的全程潛下去,很敬業。」影片忠於歷史,也透過演員真實表演與場景安排,讓觀眾切實感受到漁民冒着生命危險救人的過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