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邵伯溫的筆記《邵氏聞見錄》卷第二載:
有一天,仁宗寵幸張貴妃,見張房間裏有名貴的定州紅瓷器。仁宗就拉着個臉問了:你怎麼得到這件東西的?張貴妃說:是大學士王拱辰送給我的。仁宗大怒:我再三告誡過你,不要隨便接受大臣們的禮物,你為什麼不聽?罵完還不解氣,他將那瓷器朝柱子上摔去,撞碎為止。張貴妃害怕極了,一個勁地認錯。
又一次,張貴妃陪着仁宗過元宵節,她穿了件有燈籠圖案的錦服。仁宗很細心,又問了:這件衣服,沒看到你穿過,怎麼來的呢?貴妃也是老實:是文彥博送來的。仁宗礙於情面沒有發作,但還是不高興。後來,文做宰相,御史中臣唐介曾經上書告文的不是,也說到了燈籠錦的事情。結果是,唐介貶官,文宰相也被貶。知情人說,那件燈籠錦,其實是文夫人送給張貴妃的,文宰相並不知道。
治理天下,就要從管好身邊的人入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萬人之下的那些人,是無孔不入的。不怕你不收,就怕你沒愛好。皇帝不敢送,他身邊的人一定要試試看,曲裏拐彎,沒有關係,一定要找出關係,關係就是蜘蛛網,網網相連,只要有心,還怕找不着一個網?一件瓷器,一件衣服,也許是人之常情,但有了開始,一定會有更多。宋仁宗其實看得很遠。歷朝歷代,皇帝身邊那些人,如果不注意節制,奢侈或者干政,就會像傳染性極強的病菌一樣蔓延,往往不可收拾,好多朝代滅亡甚至由此開始。
文宰相看來是有點冤枉了,他怎麼知道夫人替他去走上層路線呢?何況她們還沾親帶故,一點小禮物,並沒有什麼大用心。這個張貴妃,是仁宗的最愛,連最愛都這麼嚴厲,可見仁宗對大臣們會是怎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