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偶像養成/大 千

時間:2018-05-30 03:16:08來源:大公網

  二○○五年的《超級女聲》之後,內地的選秀節目進入了一年不如一年的衰退期。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是無法再複製的成功與奇跡。在這之前,娛樂公司以流水線打造偶像,如韓國女團S.E.S、日本女團早安少女組,還有十個指頭都數不過來的男團們,從小受訓,然後前仆後繼地加入偶像大軍。二○○五年,在日本出道的AKB48探索出另一條偶像養成路線,讓歌迷「能看到偶像的成長,能與偶像一同成長」。一時間風頭無二,影響力遍及全球。

  養成從來都是一種流行。曾在學生間掀起風潮的電子寵物,就是養成系列的絕佳典範。去年底到今年初爆紅的《旅行青蛙》、《戀與製作人》,同樣也是養成系的大獲全勝。養成從來都不缺市場。在AKB48開先河之下,TF Boys引領了內地養成系偶像的潮流,今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將這個潮流推向至高點,讓選秀節目再一次火了起來。

  去年的《中國有嘻哈》等一系列節目爆紅,令人們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選秀上。順理成章,從韓國引進的,加入養成元素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成為今年上半年最熱門的話題。兩個節目不僅養成了幾位流量明星,更孵化了一系列網絡潮語,成為粉絲間的「黑話」,比如:「不知道『土偶』,沒聽過『C位」』沒關係,只要這幾天也『Pick』了『菊姐』,看到了她的努力與成長,你就沒有OUT。」

  從首集節目開始,選手們的初級人設就投入運作。隨着節目進行,粉絲互動,選手們的人設逐漸成長,而粉絲們在選手的人設變化中,扎實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刷數據、買物資、做宣傳,甚至成立應援會,只為幫助偶像實現出道的願望。粉絲直接參與「造星」,努力與成長、個人與夢想,成為連結粉絲與偶像的紐帶,使得兩者更加密不可分。

  偶像養成,好比直接參與了一個人的成長,不同的是,這個人是自己Pick的偶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