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辟之的筆記《澠水燕談錄》卷第四《忠孝》載:
寇準做宰相的時候,丁謂剛剛當上參知政事。有一次,他們一起聚餐,席間,因吃羹,寇宰相漂亮的鬍鬚沾了些湯汁,丁謂立即站起來,替宰相揩乾淨。宰相說:丁大人,您做參政大臣,卻替我拂鬚,真是不好意思!丁謂聽了,極為慚愧。
寇準還是有性格的。他三十多歲就做了副相,後來聽人說,皇帝說他有才,但太年輕,鬍子都是黑的,如果鬍子白了,就可以做宰相了。他於是天天吃「三白」:蘿蔔、鹽、飯,這「三白」,是窮人吃的,沒什麼營養,吃着吃着,鬍鬚就白了。白了鬍子後,果然做了宰相。所以,寇大人對自己的鬍鬚還是十分在意的,這可是資格的象徵呢。
鬍鬚長了,自然不方便,吃東西沾上難免,他也習慣了,飯後洗洗就可以了。然而,今天,參知政事,可是副相噢,卻替我拂鬚,真叫我難受,我真的不喜歡這樣拍馬屁的人,我這樣說,只是在告誡你而已。
後來發生的事,大致情節是這樣的:寇大人自然不喜歡丁謂,要批評他,該推薦也不推薦,等丁副相做了宰相後,就找了個藉口和機會,造謠中傷,寇大人於是罷相,貶雷州司戶。丁謂這樣的人,自然也要倒霉,也被貶雷州。兩人雷州見面,丁要認錯和討好,寇大人理都不理他。
拍馬是官場的潛規則之一,不要說低級官員了,即便副職也要拍正職,但是,這個丁副相,顯然太過了,也許,他做這一切時候,極其自然,見寇準鬚上有湯汁,立即起來拂鬚,並沒有多想,只是習慣而已。溜鬚拍馬,丁副相真正是在溜鬚,但鬚也不是隨便可以溜的,要看人。否則,就如給寇準溜鬚一樣,拍馬拍到了馬蹄上,反而被踏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