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老習慣和新習慣\延靜

時間:2018-05-19 03:15:38來源:大公網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則故事,說有一位老人,買了一筐梨,每次吃一個。吃之前他選梨,總是吃那個有點爛的,留着好的下次吃,但沒想到,結果他吃的一筐都是爛梨。看罷覺得可笑,也懷疑是否真有這樣的「傻」老頭。

  由此我想起一件往事。多年前,帶外孫女去買鞋,她選了一雙無論款式還是色澤都很喜歡的,馬上就穿在腳上,把舊鞋放入商家給的鞋盒裏。我對她說,「不能等一等?」她反問:「還一定要等帶回家?」

  當然,我舉此例有點極致,買鞋和吃梨不一樣,但從人們的習慣上看,又有共同之處,就是不管是吃的還是穿的,選擇從哪裏開始?老人的習慣,總是從舊的,或者快要發黴的開始,而年輕人就不同,主張從新的或完美的開始。

  回想我們父母一輩,就更加厲害。記得岳父去世後,在箱子裏發現一件他的皮襖,生前沒有怎麼穿過,還新新的。岳父一生過的十分節儉,吃飯很簡單,穿衣更不講究,稍微新一點好一點的衣服,他總是捨不得穿。放在箱子的皮襖,他沒穿過幾次就辭世了,十分可惜。

  現在輪到我們這一輩,也已是七八十的老人,受上一輩的影響,無論穿衣還是吃東西,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不少「老觀念」。

  開始我也沒怎麼意識到這個問題。穿衣服,一般穿舊的,好一點的留起來;吃東西,總是吃先買的,後買的留下次吃。天長日久,成了習慣,而且覺得這樣做理所當然。老伴則更甚,她有不少衣服,放在櫃裏不穿,平時只穿那半新不舊的一兩套。買了幾個番茄,做菜時她先拿快爛的,好的等下回吃。殊不知下回吃時,好的也開始爛了,但她不以為然。

  還是女兒提醒了我們:「您們的習慣要改一改,好衣服不穿什麼時候穿?」吃東西她也提醒:「買水果、蔬菜,也是撿着好的吃,不然好的也會爛掉。」她不斷提醒,慢慢的我們也動了心。

  細想,老習慣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老一輩生活在窮苦年代,沒有條件,不講吃不講穿,養成了勤儉度日的好習慣。但今天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供應十分充分,花式品種繁多,再沿用老習慣已不相適宜,只要不是過度消費,年輕人講究一點吃穿,無可厚非。

  我也發現,老伴的習慣也在稍稍地改變。她選番茄,已經改為從好的開始,穿衣也開始了調整。她喜歡喝茶,過去拿茶葉,總是從最早買的開始,現在也改為喝新買的。一個人的習慣是在長期生活中形成,不可能一兩天就改過來的,但我看到希望,老習慣和新習慣之間的差距會逐步縮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