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周恩來精神在港弘揚\林楓林

時間:2018-05-19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人民總理周恩來—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反應熱烈\大公報資料圖片

  「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

  回憶起總理逝世時,我還是大山溝裏一個農場知青。我們這群上山下鄉知青含着眼淚,忍着悲痛,衝破阻礙,在黑夜裏步行數小時,偷偷去參加一個民間自發組織的總理追悼會。大家悲痛之餘,更擔憂國家的前途。

  一晃眼,總理走了四十二年。今年又是總理誕辰一百二十年的日子。五月八日下午,《人民總理周恩來—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儀式開始前,我已認認真真地觀看完展覽。因為隔天一早要赴汶川,晚上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我打算問候一下周秉德大姐就離場,走進貴賓室門口,我見到她正在與幾位首長合影,我聽到工作人員重複說,最後一張了。我識趣地要離開,誰知道周大姐一眼見到我,向我伸出手,拉着我過去合影,並笑着對攝影師說,再來最後一張,引起哄堂大笑。她向身邊的人介紹,我們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啦。

  幾年沒見,我看到大姐平添了不少白髮,但精神矍鑠,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同大姐相處,印象最深的是本世紀初,她帶我及三二好友到淮安,旅途上,她談紅牆內的歲月;談總理的養子養女;談總理少年離家沒再返回,只能在飛機上深情地眺望故鄉;談總理和潮汕的淵源,談總理對香港的關懷……一樁一件,在當時,這些資料鮮為人知,亦感人至深。

  儀式之後,秉德大姐問起我,還記得起香港辦了幾次紀念總理的活動嗎?接着,又很自然地談起總理首次香港展,談起當年南洋商業銀行創辦人莊世平老前輩對該次展覽的關心和支持。

  那是二○○五年,在潮州會館大禮堂舉辦的《周恩來總理青年業績展》。那時,香港回歸不久,舉辦已故國家領導人展覽這一類的活動甚為罕見,尤其是由一個民間社團牽頭,主辦者籌備者也欠缺經驗。但我們對辦好此次展覽相當有信心。主辦機構方面,之所以選擇由潮屬社團主辦,這是因為潮州社團堅定的愛國愛港立場及其雄厚實力。周總理早年轉戰潮汕,在潮汕留下了不少德政與足跡,也播下了紅色的種子,潮汕人以此為榮。市民心態方面,總理愛國愛民、才華橫溢、忍辱負重、無私奉獻,深受國人愛戴。東江供水工程,專供香港副食品的三趟快車,都是周總理親自過問批准的惠港措施,總理愛香港的光輝形象深入人心。絕大部分香港市民,特別是潮籍人士對總理很敬仰。在展場方面,有三種考慮,一是申請政府津貼場地需時較長,一時半載拿不下來;二是租用酒店或會展場地,但經費不菲,超出預算。三是借用某些機構或團體的場所。當時有外國友好團體也表示願意提供場地。但最後我們決定還是在潮州會館好,因那是我們自己的地方,私人場所,容易控制和管理,也方便工作。至於展出資料方面,包括展出的歷史圖片與手稿,大部分向北京及天津有關方面商借。中央文獻室廖心文女士、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李愛華女士、國僑辦原副司長王期猛先生、陳益石教授及林麗華醫師,帶着在內地製作好的展板,提前一周到港,大家並非從事專業展覽製作,憑着一腔熱忱及經驗,通力合作、親力親為,搬搬抬抬,花了好幾天時間布展,展場效果還是不錯。

  主禮嘉賓方面,我和蔡衍濤會長及周大姐一致認為,德高望重的莊世平先生是最佳人選。當蔡會長和我向莊老匯報此事,並請他屆時為展覽主禮時,時年九十五歲高齡的莊老非常高興。他和總理有過很多次的接觸,他很高興在香港舉辦周總理的展覽,但他最關心的是展覽的保安問題,再三強調千萬不能出漏子,說白了就是要防止有人來踢場。老人家親自到現場踩點,看着我們如何布展,並詳細察看展場的出入口,一獃就是幾個鐘頭。

  展覽開幕前一天傍晚,我到機場接到周大姐一行,在往酒店的路上,大姐說,莊老和總理感情很深,他明天又要來主禮,我們後輩理應先去拜訪莊老。簡單用了晚餐後,我陪她和趙煒女士(鄧穎超女士秘書)前往跑馬地見莊老,老人家一見趙煒和周秉德,拉着手,談個不停,一談就談到晚上十點多鐘。誰知第二天一早,莊老又是我在展廳上迎接到的第一位賓客。開幕致辭時,老人家拋開我幫他起草的稿子,談他對總理的敬佩,和總理的交往,總理對香港的關懷,相當感人。

  總理在香港的首次展覽非常成功。此後,不同的機構及社團也分別舉辦過總理的專題展或巡展。我翻查了資料,大約有八次之多,我除了一次離港出外公幹外,其他七次都到場,亦參與了其中幾次的籌備工作。

  相比較上述二○○五年的展覽,在資料來源上,二○一四年的《周恩來在潮汕》的專題展覽可說是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傑出之作。二○一三年,周振基會長帶潮州商會訪問團赴京訪問,特意赴天津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當晚,周大姐應邀同團員們聚會,又談起總理同潮汕的淵源,並和周會長約定翌年在港舉辦周總理在潮汕的專題展。回港後,我和少華兄李東兄,數次專程赴潮汕作了深入的調研。二○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周總理在潮汕》的專題展在潮州會館禮堂舉行。那次展覽上,周大姐和潮汕老一輩革命家方方、彭湃、伍治之以及莊世平等人的後代見面,勉勵大家要將優秀的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而更有意義的是,這次展覽在潮州會館展出一個月後,移師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各展出一個月。周大姐希望讓更多的青年學生從中受到啟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數次採訪所得資料彙編為圖文並茂的《周恩來在潮汕》紀念特刊,這一原創作品廣為傳播,廣受歡迎。

  請看當時媒體是如何評價該展覽的:「周恩來在潮汕大型專題圖片展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以獨特的視角展現出了周恩來在特定時空下的風采,具有明顯的地域感和歷史感,很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展覽以逾百幅圖片,大量歷史資料,再現了周恩來四次到潮汕的歷史史實,全面展示了周恩來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一年在潮汕的革命活動。同時,也包括周恩來與鄧穎超在潮汕的愛情故事。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另外一次,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那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在奧海城二期商場中庭巧遇周大姐,同她在一起的還有梁愛詩女士等婦女界知名人士。原來,香港婦聯剛剛出版《周恩來鄧穎超通信選集》,舉行新書發布會,周大姐出席發布會並為新書籤名,之後又主持一場「鶼鰈情深分享會」,講述周恩來和鄧穎超相處的經歷和感情生活。她告訴我,這次來得匆忙,也走得匆忙,故沒敢驚動太多人。在寫此文時,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發覺該次的展覽發生在二○○八年四月份。

  總而言之,我認為,八次的展覽,每次都有獨特之處,或有新資料,新發現,新內容。每次的展覽,都很受市民的歡迎,而且年輕的觀眾亦漸漸增多。這和主辦單位的努力及周大姐的要求是分不開的。而難能可貴者,前後跨度十四年,每一次的展覽,七八十高齡的秉德大姐都不辭辛勞,風塵僕僕,親臨現場致辭,寄望香港年輕人能夠傳承總理的精神,愛國愛港,把香港建設得更美好。這一種堅持,值得我們敬佩!

  有人說,周恩來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美德及中國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具有永恆的價值。有人是這樣讚揚周大姐的:「因為捨棄,她得到了內心的安寧;因為奉獻,她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她的人生因此灑滿了陽光。我說,她是周恩來精神的守護者、弘揚者和踐行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